《送二郎君归长安》

时间: 2025-01-11 06:31:44

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

红叶满山归故国,

黄茅遍地住他州。

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

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二郎君归长安
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
红叶满山归故国,黄茅遍地住他州。
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
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


白话文翻译:

我儿离去,眼泪双双流下,蜀地和秦川两处让我愁苦。
红叶满山,思乡之情愈加浓厚,黄茅遍地,居住在他乡的无奈。
清晨,衣裳挂在肩上,惭愧于官吏的身份;秋天,镜子里照见的鬓发,令人感到意外。
希望能回到云泉之处,过上隐居的生活,别让庄稼人畏惧牺牲牛的命运。


注释:

  • 辞去:离开,告别。
  • 蜀郡:指四川地区。
  • 秦川:指陕西地区。
  • :忧愁,悲伤。
  • 红叶:象征思乡的情感。
  • 黄茅:一种草,生长在他乡,象征漂泊。
  • 荷衣:指轻便的衣物,体现朴素。
  • 官吏:指担任公职的人。
  • 菱镜:指一种用菱角制成的镜子,反映个人形象。
  • 鬓髹:指鬓发,形容个人的外貌。
  • 云泉:隐居的理想之地,象征宁静安逸的生活。
  • 庄叟:指农民,象征普通百姓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兼,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刘兼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常涉及离别、思乡等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兼写给即将离开家乡的孩子,表达了对孩子的依依不舍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诗中反映了家庭的温情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体现出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送二郎君归长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开篇即以“我儿辞去泪双流”引入,表明了亲情的牵挂与离别的伤感。诗中通过对蜀郡和秦川两地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愁苦与思念。红叶和黄茅的意象,不仅营造出浓厚的秋意,更象征着离乡游子的孤独与无奈。

中间的“荷衣晓挂惭官吏”一语,写出了对身份的自省与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流露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了唐代诗人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关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儿辞去泪双流”:开篇直接表达了离别的伤感,流泪的双眼传达了亲情的深厚。
  • “蜀郡秦川两处愁”:分别提到两个地域,体现了对家乡和他乡的思念与愁苦。
  • “红叶满山归故国”:红叶象征着秋天,也寓意着对故乡的思念。
  • “黄茅遍地住他州”:描述了漂泊在外的无奈,黄茅生长在异乡,象征着离别的孤独。
  • “荷衣晓挂惭官吏”:清晨时分,衣物的轻便与官吏身份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身份的自省。
  • “菱镜秋窥讶鬓髹”:菱镜中的映像让人感到自我认知的陌生,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好向云泉营旧隐”: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回归宁静。
  • “莫教庄叟畏牺牛”:警示要珍惜生活,不要使普通百姓生活得更加艰苦。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例如“红叶”象征思乡)、拟人(如“秋窥”让秋天具有了情感)、对仗(如“荷衣晓挂”与“菱镜秋窥”)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离别的情境,表达了对家庭、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未来的担忧,体现了个人情感的真挚与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红叶:代表秋天和思乡的情感,象征着离愁别绪。
  • 黄茅:象征着他乡生活的艰辛与漂泊的无奈。
  • 荷衣:体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吏身份的反思。
  • 菱镜:反映自我认知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 云泉:象征理想中的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蜀郡”指哪个地方?
    A. 四川
    B. 陕西
    C. 江苏
    D. 河北

  2. 诗中“红叶”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思乡
    C. 离愁
    D. 以上皆是

  3. “荷衣晓挂惭官吏”中的“荷衣”象征什么?
    A. 轻便的衣物
    B. 官吏的身份
    C. 富贵的生活
    D. 隐逸的理想

答案:

  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送友人》王之涣

诗词对比:
在《送友人》中,王之涣同样表达了离别之情,但其表现更加直白,情感上略显豪放,而刘兼的《送二郎君归长安》则在细腻的情感上更为深刻,展现了对亲情与故乡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