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常足畅怀》

时间: 2025-01-27 03:54:28

尽日观山玩水,终朝常足心休。

老来佚乐更何求。

保我阳生九九。

幸得为人通道,道中别有归投。

功成云步看瀛洲。

万古名传不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尽日观山玩水,终朝常足心休。
老来佚乐更何求。保我阳生九九。
幸得为人通道,道中别有归投。
功成云步看瀛洲。万古名传不朽。

白话文翻译

整天我在山水之间游玩,时时心情舒畅安宁。
到了老年,享受快乐还有什么可求的呢?我只愿保住阳光普照的日子。
庆幸自己能通达大道,途中自有归宿。
事业有成后,像云彩般步入仙境。千古流传的名声永不磨灭。

注释

  • 尽日:整天,表示时间的长度。
  • 观山玩水:欣赏山水风光,表现出悠闲自得的心态。
  • 足心休:心中感到满足与安宁。
  • 佚乐:安逸快乐。
  • 阳生九九:阳光普照,象征长寿与健康。
  • 通道:指通达大道,象征人生的智慧与理想。
  • 归投:归属与投靠,意味着有归宿感。
  • 云步看瀛洲:以云彩般的轻松自在去看海上仙岛,象征理想和追求。
  • 万古名传不朽:希望自己的成就能流传千古,不被遗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志平,元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元代,社会上士人对个人理想与成就的追求表现较为强烈。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山水游乐,表达了对平和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 常足畅怀》以山水游玩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理想的思考。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尽日观山玩水”的意象,描绘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接着,诗人以“老来佚乐更何求”来展现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老年如能享受安逸的生活,便已无所求。此句不仅体现了对生活的满足,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淡然。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意义与目标。他认为,通达大道,将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最终能如云般轻松自在地看待人生的琐事,向着理想的“瀛洲”前行。最后一句“万古名传不朽”,则是对个人成就的期许,渴望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能够流传于世。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展现了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尽日观山玩水:整天在山水中游玩,描绘了一种悠闲惬意的生活状态。
  2. 终朝常足心休:心中常感满足,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3. 老来佚乐更何求:老年时享受安逸的乐趣,表明对生活的满足与无求。
  4. 保我阳生九九:希望能长寿健康,寓意向往光明的生活。
  5. 幸得为人通道:庆幸自己能明白人生的道理。
  6. 道中别有归投:在追求理想的途中,感受到归属与安宁。
  7. 功成云步看瀛洲:事业有成后,像云彩般轻松自在地看仙境。
  8. 万古名传不朽:希望自己的成就能流传千古,永不被遗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功成云步”比作轻松自在的状态,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观山玩水”与“足心休”形成对比,强调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外在的游乐。
  • 象征:瀛洲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传达出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诗人希望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终实现自我价值与永恒的名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与宁静,代表诗人心灵的归宿与安慰。
  • 阳生:象征光明与希望,表达对健康长寿的向往。
  • 云步:象征轻松自在,表达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尽日观山玩水”的意思是: A. 整天在山水之间游玩
    B. 整天工作劳累
    C. 整天思考人生
    答案:A

  2. “老来佚乐更何求”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满足于安逸
    C. 感到无聊
    答案:B

  3. “万古名传不朽”中“万古”指的是: A. 未来的时间
    B. 过去的时间
    C. 永恒的时间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尹志平的《西江月 常足畅怀》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情壮志。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