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中丞与李给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
时间: 2025-02-04 15:46: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宪府触邪峨豸角,
琐闱驳正犯龙鳞。
那知近地斋居客,
忽作深山同宿人。
一盏寒灯云外夜,
数杯温酎雪中春。
林泉莫作多时计,
谏猎登封忆旧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宪府中遇到的诸多不正之事,让我想起了那些高耸的山脉和稀奇的物种;在小小的居所中,正好触犯了那些权贵的禁忌。谁能想到,在这幽静的山居之中,竟然有朋友与我共度这个雪夜呢?一盏寒灯照亮了这个朦胧的夜晚,几杯温热的酒让人感觉春天的温暖在雪中回归。与其在林泉中多做长远的打算,不如怀念那些曾为我谏言的旧臣。
注释
- 宪府:指的是官府,尤其是当时的中央政府。
- 触邪:触犯邪恶之事。
- 峨豸角:形容高耸的山和奇特的物种。
- 琐闱:指狭小的居所或门道。
- 龙鳞:指权贵的权势和禁忌。
- 深山:幽静的山中。
- 寒灯:在寒冷的夜晚点的灯。
- 温酎:温热的酒,酎即酒的意思。
- 林泉:指的是山林和泉水,象征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著称,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晚年,白居易在深山中隐居,借着与友人同宿的雪夜,表达了对权力斗争的无奈和对旧友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雪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酌的温馨。白居易以简单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他在诗中反映出对权力与人生的思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诗的开头以“宪府触邪”引入,直接点出当时政治的混乱与不公,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与友人共度的雪夜中,诗人通过“寒灯”和“温酎”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情感,尽管外面是寒冷的雪,但内心却因友情而温暖。最后一句“林泉莫作多时计”,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与洒脱,强调了与旧臣的怀念,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白居易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宪府触邪峨豸角:指在官府中触犯了不正之事,暗指社会的腐败现象。
- 琐闱驳正犯龙鳞:在小小的居所中,触犯了权贵的禁忌。
- 那知近地斋居客:谁能想到,我这样的隐士竟与友人同宿。
- 忽作深山同宿人:在深山中意外与友人共度良宵。
- 一盏寒灯云外夜:寒冷的夜晚,只有一盏灯光照亮。
- 数杯温酎雪中春:几杯温热的酒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林泉莫作多时计:不必在林泉中计较太多,享受当下。
- 谏猎登封忆旧臣:回忆与旧臣的往事,感慨万千。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寒冷的外部环境与温暖的内部情感进行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意象:如“寒灯”、“温酎”等,生动地描绘了雪夜的氛围。
- 象征:林泉象征自然的宁静,旧臣象征对过往的怀念与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官场黑暗的无奈,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旧友的珍惜和怀念,体现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灯:象征孤独与思索的时刻。
- 温酎:象征友情的温暖与人情的和谐。
- 雪:象征清冷与纯洁,同时也反映了外部环境的恶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寒灯”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
- C. 权力
-
“林泉莫作多时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世事的关心
- B. 对生活的淡然
- C. 对友谊的重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两位诗人均反映了对社会的思考与对友情的重视,但白居易的风格更加平易近人,而杜甫则更显沉重与忧虑。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