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灯雾里。老去昔游不记。月似旧时人不似。小楼何处是。归卧晚香翠被。玉酒著人小醉。欲睡先来都不睡。此情那恁地。
白话文翻译:
在灯光和雾气中,我已经忘却了昔日的游玩。月亮依旧像从前,但人却不再是那个旧时的人。那座小楼现在在哪里呢?我归来后躺在香气四溢的被褥中,微醺的美酒让我有些醉意。想要入睡,却偏偏睡不着。这种情感究竟是何等的深沉呢?
注释:
- 灯雾:指的是灯光和雾气交错的情境,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昔游:指的是过去的游玩经历。
- 月似旧时人不似:月亮依旧,但人却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人,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化。
- 小楼:小楼通常象征着温馨的居所或过去的美好回忆。
- 晚香翠被:晚香是一种香气,翠被指的是绿色的被褥,象征着舒适与安宁。
- 玉酒:美酒,传达了温柔和微醉的情感。
- 欲睡先来都不睡:虽然想要入睡,但却无法入眠,表达了内心的烦恼与惆怅。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月似旧时人不似”这一句可理解为对时间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生短暂、情感变迁的深刻认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字德明,号山泉,宋代诗人,以词作著称。其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风格婉约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往昔游玩的回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谒金门(昔游)》是一首充满感伤情调的词。全词在灯雾中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温柔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人们在光影与记忆中徘徊。诗人对于昔日游玩的回忆充满了感慨,月亮依旧,但人事已非,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悲凉。小楼的提及不仅是对空间的追忆,更是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渴望。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展现出一种微醉的状态,既是对酒的享受,也是对情感的沉浸。在“欲睡先来都不睡”中,诗人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想要入眠却无法释怀,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在此得到体现。整首词宛如一首抒情的乐曲,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无奈与惆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灯雾里:描写环境,营造氛围。
- 老去昔游不记:表达对过去的模糊记忆。
- 月似旧时人不似:通过月亮与人做对比,反映时间流逝。
- 小楼何处是:提问,表现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寻。
- 归卧晚香翠被:描绘回归的安宁状态。
- 玉酒著人小醉:酿造出一种微醺的情绪。
- 欲睡先来都不睡:揭示内心的烦闷与不安。
- 此情那恁地:感叹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
修辞手法:
- 比喻:月亮的比喻,表现时间的变化。
- 拟人:情感的描写赋予了情感以生命。
- 对仗:词句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主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折射了人生的短暂和情感的复杂。
意象分析:
- 灯雾:象征模糊的记忆与情感。
- 月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不变。
- 小楼:承载着美好回忆的地方。
- 晚香翠被:代表着温馨与安逸。
- 玉酒:寓意生活的美好与微醺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毛滂
- C. 苏轼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月似旧时人不似”表达了什么?
- A. 对月亮的赞美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生活的满足
- D. 友情的珍贵
-
诗中“欲睡先来都不睡”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安静
- B. 快乐
- C. 烦闷
- D. 愤怒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谒金门(昔游)》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不满,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毛滂的词中更多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情感的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