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时间: 2025-01-27 03:47:27

木末采芙蓉,骚人歌所无。

何言霜花艳,不与水芝殊。

香苞麝脐结,茂叶桐阴敷。

岂若龟巢类,飘零老五湖。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木末采芙蓉,骚人歌所无。
何言霜花艳,不与水芝殊。
香苞麝脐结,茂叶桐阴敷。
岂若龟巢类,飘零老五湖。

白话文翻译:

在树梢上采摘木芙蓉,骚客所唱之歌并没有描述它。
何必说霜花的美丽,它不比水芝更出色。
芳香的花苞如麝香般紧密相连,繁茂的叶子在桐树的阴影下铺展。
岂能像龟巢一样,飘零在五湖之上?

注释:

  • 木末:树梢,树的最顶端。
  • 芙蓉:指荷花,诗中指的是一种美丽的花。
  • 骚人:指文人,常用来形容爱好吟咏的士人。
  • 霜花:指秋天霜降后盛开的花。
  • 水芝:便于理解为一种水中生长的植物,象征清丽。
  • 香苞麝脐:指花苞的香气,像麝香一样浓郁。
  • 茂叶桐阴:繁茂的叶子在桐树的阴影下。
  • 龟巢类:指龟类的巢穴,象征安稳、孤独的生活。
  • 飘零老五湖:形容漂泊无定的状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他主张儒家思想,提倡清白政治,反对权臣专权,儒学思想贯穿其诗词创作。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追求名利的时代。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薄。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木末采芙蓉”开篇,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随后引入了对比,强调木芙蓉的独特之美。诗人以“骚人歌所无”表达出芙蓉花的孤独之美,暗示了其不被世人所知的珍贵。接着,诗中提到的“霜花艳”和“水芝殊”则是对美的另一种阐释,揭示了自然美的多样性与矛盾。最后,诗人通过“岂若龟巢类”的意象,表现了对安稳生活的渴望,但又感到无奈和漂泊的孤独。整首诗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木末采芙蓉:在树梢上采摘荷花,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2. 骚人歌所无:表达出这种花的美丽并不被文人所歌颂,暗示其孤独。
    3. 何言霜花艳:质疑霜花的美丽,暗示世俗的评价并不全面。
    4. 不与水芝殊:意指木芙蓉与水芝各有千秋,不能简单比较。
    5. 香苞麝脐结:描写花苞的香气,增强了诗的感官体验。
    6. 茂叶桐阴敷:表现出繁茂的自然环境,映衬出美的氛围。
    7. 岂若龟巢类:以龟巢比喻稳定的生活,表达对安稳生活的渴望。
    8. 飘零老五湖:最终引入漂泊的意象,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无奈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芙蓉与霜花、水芝的对比,揭示不同美的层次。
    • 比喻:将香苞比作麝香,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和感官体验。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木芙蓉:象征着孤独而独特的美,反映诗人内心的追求。
  • 霜花、水芝:代表世俗的美与评价,暗示人们往往忽视了真正的美。
  • 龟巢:象征安稳与归属,反映诗人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骚人”是指什么? A. 诗人
    B. 士人
    C. 战士
    D. 商人

  2. “岂若龟巢类”中的“龟巢”象征什么? A. 浪荡生活
    B. 稳定生活
    C. 富贵生活
    D. 寂寞生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可以将这首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进行比较,分析两位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都体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司马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