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时间: 2025-01-10 19:13: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
去年今日,从驾游西苑。
彩仗压金波,看水戏鱼龙曼衍。
宝津南殿,宴坐近天颜,
金杯酒,君王劝。
头上宫花颤。
六军锦绣,万骑穿杨箭。
日暮翟华归,拥钧天笙歌一片。
如今关外,千里未归人,
前山雨,西楼晚。
望断思君眼。
白话文翻译:
去年今天,我随君王游览西苑。
华丽的彩车在金色波浪上行驶,水中游鱼如龙般欢快。
在南殿的宝津上,宴席近在君王的面前,
金杯中的美酒,君王劝我饮。
我头上的宫花微微颤动。
六军的锦绣旗帜,万骑如箭射向目标。
日暮时分,华丽的翟华归来,
乐声环绕,仿佛天上笙歌一片。
如今我在关外,千里之外的游子,
前山细雨,西楼已晚。
我望断了思念君主的双眼。
注释:
- 彩仗: 指华丽的车架或车队,通常用于皇家出行。
- 金波: 指波光粼粼,金色的水面。
- 曼衍: 形容水中鱼的游动,灵活而优雅。
- 宝津: 指珍贵的渡口或河流。
- 金杯酒: 指用金杯盛装的美酒。
- 头上宫花: 指佩戴在头上的宫廷装饰花朵。
- 六军锦绣: 形容军队的华丽装备。
- 翟华: 指华美的装饰或服饰,翟是古代一种华丽的服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济翁,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他的诗词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蓦山溪》创作于宋代,时值政局动荡,诗人以游览西苑的欢愉回忆,反衬现实中的孤独与思念,体现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诗。诗中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盛大而欢快的场景,表现出过去与君王一同游玩的欢乐时光,华丽的车队,金波荡漾,仿佛一切都在欢笑和歌声中流淌。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盛世的繁华,也流露出对那段美好时光的珍视。然而,随着诗意的转折,作者突然回到现实,展现出与君王分离的孤独感。关外的千里之外,诗人渴望归去的心情愈发显得沉重,前山雨后的凉意和西楼的晚景都在无情地提醒着他思念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对比,表现了对过去幸福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哀愁,深刻揭示了人们在历史变迁中无法避免的离别与思念,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去年今日,从驾游西苑:回忆起去年今天的愉快游玩。
- 彩仗压金波,看水戏鱼龙曼衍:描绘华丽车队在水面上行驶,鱼在水中嬉戏的美好场景。
- 宝津南殿,宴坐近天颜:宴会近君王,显得格外亲近。
- 金杯酒,君王劝:君王劝饮美酒,体现了亲密与欢愉。
- 头上宫花颤:描写场景的生动与热烈。
- 六军锦绣,万骑穿杨箭:形容军队的壮观景象,气氛热烈。
- 日暮翟华归,拥钧天笙歌一片:傍晚的回归与乐声交织,展现出欢乐的气氛。
- 如今关外,千里未归人:现实的孤独感,表达思念的深重。
- 前山雨,西楼晚:自然景象暗示心情的沉重。
- 望断思君眼:无尽的思念,令人心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波”、“鱼龙曼衍”等,生动形象。
- 对仗:如“日暮翟华归,拥钧天笙歌一片”,表现了对称美。
- 拟人:如“头上宫花颤”,使描写更具生动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在历史变迁中所经历的离别与思念。
意象分析:
- 西苑: 象征富贵与欢愉的场所,代表着美好的过去。
- 金波: 象征繁荣与财富的美好景象。
- 雨: 象征思念与孤独,带来淡淡的忧伤。
- 宫花: 象征繁华的生活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彩仗”指的是什么?
- A. 彩色的伞
- B. 华丽的车架
- C. 彩色的旗帜
-
诗人回忆的场景发生在哪个地方?
- A. 西苑
- B. 东苑
- C. 南殿
-
诗中“如今关外,千里未归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欢愉
- B. 孤独与思念
- C. 兴奋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思念与回忆的主题。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同样表现离别与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念,但更多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感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描写,表达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赏析》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