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省有日书事》
时间: 2025-01-26 23:51: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凌晨小雨压尘轻,闲忆登高望禁城。
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
看榆吐荚惊将落,见鹊移巢忽已成。
谁向儿童报归日,为翁寒食少留饧。
白话文翻译:
清晨时分,细雨轻轻地落下,压得尘土变得轻柔,我在悠闲中回忆起曾经登高远望禁城的情景。
树木的颜色与云朵相连,春天的景象显得浩瀚而迷人,阳光明媚,草地上景色宜人。
我看到榆树的芽儿即将吐出,令我惊讶地发现它们即将掉落;又看见喜鹊在忙着搭建新巢,瞬间已然完成。
谁能告诉孩子们归来的日子,只有老翁在寒食节时留有一点食物。
注释:
字词注释:
- 压尘轻:细雨压在尘土上,尘土轻柔,意指小雨刚落,尘土未起。
- 禁城:指皇宫区域,古代皇帝的居住地。
- 泱漭:形容春天的景象辽阔而美丽。
- 著草:草木生长茂盛。
- 惊将落:感到意外,榆树的芽即将掉落。
- 寒食:古代节日,要求吃冷食,禁止生火。
典故解析: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故事,象征着哀悼和禁火。诗中提到的“寒食”暗示了对过往时光和亲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倡导古文运动,作品兼具文采与思想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欧阳修南渡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禁城美景的留恋,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悟。诗中表现出对春天的欣赏和对人情冷暖的反思。
诗歌鉴赏:
《出省有日书事》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切感悟。开篇以“凌晨小雨压尘轻”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清新,细雨轻轻打落尘土,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接着,诗人回忆起曾经的登高望远,禁城的景象在脑海中浮现,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树色连云春泱漭”描绘出春天的色彩与气息,令人心旷神怡。而“看榆吐荚惊将落”则通过榆树的芽即将掉落,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思考。
最后两句则转向人情,以“谁向儿童报归日”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亲情的思念,同时提到寒食节,展现了对传统的尊重与对亲人团聚的期待,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凌晨小雨压尘轻:描写清晨细雨对尘土的轻柔影响,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闲忆登高望禁城:诗人回忆起在高处眺望皇城的情景,表达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 树色连云春泱漭:春天的树木与云朵相连,展现出春天的辽阔与生机,给人以希望的感觉。
- 风光著草日晴明:阳光明媚,草木茂盛,体现出春天的美好景象。
- 看榆吐荚惊将落:观察到榆树的芽儿即将掉落,感慨生命的短暂与变化。
- 见鹊移巢忽已成:喜鹊忙于搭建巢穴,表现出生命的繁忙与新生的希望。
- 谁向儿童报归日:表达对归家的期待与对亲情的思念。
- 为翁寒食少留饧:提到寒食节,表达对传统节日的敬重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榆树的芽儿和喜鹊的巢建设,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亲情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对生活琐事的深刻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清新、生命的滋润。
- 榆树: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 喜鹊:象征着喜庆与团圆。
- 寒食:代表着传统文化与人情的纽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禁城”是指什么? A. 皇宫
B. 市集
C. 农田
D. 山林 -
“看榆吐荚惊将落”中“榆”指的是什么树?
A. 松树
B. 榆树
C. 柳树
D. 梧桐 -
在诗中,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是怎样的?
A. 凄凉
B. 暖和
C. 生机勃勃
D. 沉闷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旅途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同样以春天为背景,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欧阳修与李白在春天的描写上各具特色,欧阳修更注重细腻的自然观察与人情思考,而李白则常以豪放的笔调表达对自由与人生的向往。两者在风格上的差异,展示了不同的诗歌魅力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