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以上振绮堂刻本赵待制遗稿。朱本》
时间: 2025-01-10 21:52: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恨匆匆赋别,回首望,一长嗟。
记执手临流,迟迟去马,浩浩平沙。
此际黯然肠断,柰一痕明月两天涯。
南去孤舟渐远,今宵宿向谁家。
别来旬日未曾过,如隔几年华。
纵极目层崖,故人何处,泪落兼葭。
聚散古今难必,且乘风高咏木兰花。
但愿朱颜长好,不愁水远山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慨,开头便提到对匆忙别离的惋惜,回首望去,不禁长叹。记得曾经在水边执手相伴,渐渐地离去,平坦的沙滩上留下浩渺的回忆。此时,我心中暗然神伤,想念那一轮明月,却隔着两地天涯。南去的孤舟渐渐远去,不知今夜将投宿于谁家。自从分别已经十天,仿佛隔了好几年那么久。即使极目远眺层峦叠嶂,故人又在何处,泪水不禁落下与芦苇相伴。古往今来,聚散难以避免,暂且乘风高歌《木兰花》。但愿你依然容颜常驻,不必因水远山高而忧愁。
注释:
- 恨匆匆赋别:对匆匆别离的遗憾。
- 回首望,一长嗟:回头望去,发出长叹。
- 执手临流:曾在水边牵手相伴。
- 浩浩平沙:广阔的平沙,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
- 柰一痕明月两天涯:感慨明月只能相望,彼此却远隔天涯。
- 今宵宿向谁家:不知今夜要投宿在哪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雍,元代词人,擅长词作,常以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与惆怅。在元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离别成为常态,诗人通过个人情感折射出社会普遍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词,字句间流露出对友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开篇即以“恨匆匆赋别”引入,直接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令人感同身受。词中通过回忆昔日相伴的细节,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又伤感的画面。尤其是“记执手临流”一句,既表现了亲密关系的温柔,又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分别。
整首词的情感层次丰富,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转向对现状的忧虑与无奈。在“南去孤舟渐远”句中,孤舟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显得尤为凄凉。最后,“但愿朱颜长好”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带有淡淡的哀愁,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奈与期盼。
从修辞手法来看,诗中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如“泪落兼葭”,用泪水与芦苇的意象相结合,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悲伤。整首词在情感的深度和艺术的表现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恨匆匆赋别:表达对离别速度的无奈。
- 回首望,一长嗟:回眸时的叹息,表现出深切的怀念。
- 记执手临流:回忆与对方手牵手的温暖场景,营造亲密感。
- 浩浩平沙:象征着无际的思绪与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孤舟”不仅是船,更是诗人孤独的象征。
- 拟人:泪水与芦苇的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传达了离别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思念与遥远的距离,明亮却不可触及。
- 孤舟:象征孤独与分离,代表离别后的无助感。
- 泪落兼葭:泪水与芦苇的结合,体现出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恨匆匆赋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
“今宵宿向谁家”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不在乎
B. 无奈与孤独
C. 开心 -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A. 亲密
B. 思念与距离
C. 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中,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无奈,但李清照的词更注重细腻的情感刻画,而赵雍则通过更为广阔的自然意象表达了情感的孤独。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词人研究》
- 《李清照与赵雍的情感表达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