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妇》
时间: 2025-01-11 15:05: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织锦妇 桃花日日觅新奇,有镜何曾及画眉。 只恐轻梭难作匹,岂辞纤手遍生胝。 合蝉巧间双盘带,联雁斜衔小折枝。 豪贵大堆酬曲彻,可怜辛苦一丝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桃花每天都寻找新奇的事物,有镜子却未曾用来画眉。只担心轻巧的梭子难以织成布匹,岂会拒绝纤细的手指遍布老茧。合蝉巧妙地间隔双盘带,联雁斜斜地衔着小折枝。豪贵们大量地酬谢曲终人散,可怜那些辛苦织出的一丝丝。
注释: 字词注释:
- 桃花日日觅新奇:比喻织锦妇每日都在寻找新的织锦图案。
- 有镜何曾及画眉:指织锦妇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自己的容貌。
- 轻梭:指织布的梭子。
- 难作匹:难以织成完整的布匹。
- 岂辞纤手遍生胝:不介意纤细的手指因劳作而生出老茧。
- 合蝉巧间双盘带:形容织锦图案中的蝉和双盘带巧妙地间隔排列。
- 联雁斜衔小折枝:形容织锦图案中的雁和折枝斜斜地相连。
- 豪贵大堆酬曲彻:指豪贵们大量地酬谢乐曲结束后的表演者。
- 可怜辛苦一丝丝:指织锦妇辛苦织出的每一丝线。
典故解析:
- 桃花日日觅新奇:此处桃花比喻织锦妇,日日觅新奇指她不断创新织锦图案。
- 有镜何曾及画眉:借用女性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织锦妇专注于工作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此诗通过织锦妇的形象,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劳动妇女的辛勤与不易。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观察织锦妇的劳作后有感而发,旨在表达对劳动妇女辛勤工作的同情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织锦妇的形象,展现了唐代劳动妇女的辛勤与不易。诗中“桃花日日觅新奇”一句,既描绘了织锦妇对工作的热爱与创新,又隐喻了她的美丽与活力。而“有镜何曾及画眉”则突出了她对工作的专注,以至于无暇顾及自己的容貌。后两句通过对织锦图案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织锦妇的技艺与辛劳。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豪贵与织锦妇的生活,表达了对劳动妇女的同情与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桃花日日觅新奇:以桃花喻织锦妇,表达她每日都在寻找新的织锦图案。
- 有镜何曾及画眉:指织锦妇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自己的容貌。
- 只恐轻梭难作匹:担心轻巧的梭子难以织成布匹。
- 岂辞纤手遍生胝:不介意纤细的手指因劳作而生出老茧。
- 合蝉巧间双盘带:形容织锦图案中的蝉和双盘带巧妙地间隔排列。
- 联雁斜衔小折枝:形容织锦图案中的雁和折枝斜斜地相连。
- 豪贵大堆酬曲彻:指豪贵们大量地酬谢乐曲结束后的表演者。
- 可怜辛苦一丝丝:指织锦妇辛苦织出的每一丝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花日日觅新奇”中以桃花比喻织锦妇。
- 拟人:如“有镜何曾及画眉”中将镜子拟人化。
- 对仗:如“合蝉巧间双盘带,联雁斜衔小折枝”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劳动妇女辛勤工作的同情与赞美。通过织锦妇的形象,诗人展现了她们的技艺、辛劳以及对工作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中劳动妇女的不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比喻织锦妇,象征美丽与活力。
- 镜:象征容貌与自我照顾。
- 轻梭:象征织锦的工具与技艺。
- 纤手:象征织锦妇的辛劳与不易。
- 合蝉、双盘带、联雁、小折枝:象征织锦图案的精美与巧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桃花日日觅新奇”中的“桃花”比喻什么? A. 织锦妇 B. 美丽的图案 C. 春天的景象 D. 豪贵的生活
-
“有镜何曾及画眉”表达了织锦妇的什么状态? A. 忙碌 B. 美丽 C. 懒惰 D. 悲伤
-
“岂辞纤手遍生胝”中的“胝”指的是什么? A. 老茧 B. 伤口 C. 皱纹 D. 疤痕
-
“豪贵大堆酬曲彻”中的“酬曲彻”指的是什么? A. 酬谢乐曲结束后的表演者 B. 酬谢织锦妇 C. 酬谢诗人 D. 酬谢观众
答案: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织女》(唐代:杜甫):通过织女的形象,反映了劳动妇女的辛劳与不易。
- 《织锦图》(唐代:王昌龄):描绘了织锦的技艺与美丽。
诗词对比:
- 《织锦妇》与《织女》:两首诗都通过织锦的形象,展现了劳动妇女的辛劳与不易,但《织锦妇》更侧重于对织锦妇的同情与赞美,而《织女》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