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山行》

时间: 2025-01-10 22:43:39

幽兴忽不惬,山蹊策杖游。

林深树疊影,溪涨水重流。

对酒愁先醉,看花老却羞。

平生倚楼意,搔首转悠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春山行
幽兴忽不惬,山蹊策杖游。
林深树疊影,溪涨水重流。
对酒愁先醉,看花老却羞。
平生倚楼意,搔首转悠悠。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山间游玩,心情却突然感到不快;我沿着山间小路,拄着杖子漫游。
树林深处,树影重叠,溪水上涨,流淌得更加湍急。
对着酒杯,愁苦让我先醉,看花时却因年老而感到羞愧。
我一生以来倚靠在楼上,时常思绪万千,摇头叹息,心情悠然。

注释:

  • 幽兴:指幽静的情趣或兴致。
  • 策杖游:意为拄着拐杖在山中游玩。
  • 林深树疊影:形容树林茂密,树影交错。
  • 溪涨水重流:溪水上涨,流动更加有力。
  • 对酒愁先醉:面对酒杯,愁苦让我容易醉倒。
  • 看花老却羞:看花时,随着年岁增长,感到羞愧。
  • 平生倚楼意:一生以来,站在楼上思考的情感。
  • 搔首转悠悠:形容思绪万千,心情悠然自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纪,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暮春时节,诗人漫游山野,抒发对春光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矛盾,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暮春山行》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矛盾情感的诗作。首先,诗人在开头提到“幽兴忽不惬”,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内心的烦躁之间的冲突。这种情感的对立使整个诗歌充满了张力。接着,“山蹊策杖游”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闲适游玩的姿态,但又不乏一种孤独感。

“林深树疊影”描绘出深邃的森林景象,给人以宁静的感受,而“溪涨水重流”则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对酒愁先醉,看花老却羞”是诗中情感的高潮。面对美酒,诗人因愁苦而先醉,再看花时却因年华已逝而感到羞愧,这种复杂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最后,诗人以“平生倚楼意,搔首转悠悠”总结全诗,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思索与追忆,尽管身处自然之中,但内心却难以平静。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色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兴忽不惬:在幽静的环境中,兴致却突然转变为不快。
  2. 山蹊策杖游:在山间小路上,拄着杖子悠然游玩。
  3. 林深树疊影:树林深邃,树影重叠,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4. 溪涨水重流:溪水因春雨上涨,流动更加急促。
  5. 对酒愁先醉:面对酒,愁苦让我先行醉倒。
  6. 看花老却羞:看花之时,因年老而感到羞愧。
  7. 平生倚楼意:一生中常常在楼上思考。
  8. 搔首转悠悠:摇头叹息,心情悠然,思绪万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如“对酒愁先醉”和“看花老却羞”,形成对比,使情感更加深刻。
  • 拟人:如“溪涨水重流”,使溪水有了生命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山景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享受,又有对人生短暂的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洁、宁静,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流动的溪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活力。
  • :酒象征着放纵与忘忧,却也反映出内心的愁苦。
  • :花象征着青春与美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感到羞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兴忽不惬”意思是:
    A. 兴致很高
    B. 兴致突然消失
    C. 感到快乐
    D. 感到无聊

  2. “对酒愁先醉”中的“对酒”意指:
    A. 喝酒
    B. 看酒
    C. 玩酒
    D. 送酒

  3.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愁苦
    C. 忧伤
    D. 宁静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对酒的沉醉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陈纪的《暮春山行》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不同,前者更为宁静,后者则带有愁苦的色彩。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陈纪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