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

时间: 2025-01-26 23:34:09

去岁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

今岁暮春上巳,

独立香山下头。

风光闲寂寂,旌旆远悠悠。

丞相府归晋国,太行山碍并州。

鹏背负天龟曳尾,

云泥不可得同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岁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
今岁暮春上巳,独立香山下头。
风光闲寂寂,旌旆远悠悠。
丞相府归晋国,太行山碍并州。
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

白话文翻译:

去年春天的上巳节,我和朋友们一起在洛水上泛舟。
而今春天的上巳节,我却独自站在香山的山脚下。
风光显得闲适而寂寥,远处的旌旗飘动得很悠远。
丞相府已经回到了晋国,太行山阻隔了并州的路。
大鹏鸟背负着天龟在空中飞翔,云和泥无法同游。

注释:

  • 上巳:古代节日,农历三月初三,习俗包括洗浴、游春等。
  • 洛水:指洛河,是古代著名的河流。
  • 香山:地名,指的是山的名字,这里指白居易所处的地点。
  • 丞相府:指的是当时的权臣居所,这里暗指政治的变迁。
  • :传说中的大鸟,象征着高飞远举的理想。
  • 天龟:象征长寿和稳重的生物,表示大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关注民生的题材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现实,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上巳节,白居易回忆起去年与友人游玩时的欢乐,今次却独自一人,感受到寂寥与孤独。诗中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个人的情感变化,反映了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主题。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游玩经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首句“去岁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描绘了与友人共游的欢愉场景,给人以温暖和快乐的感受;而“今岁暮春上巳,独立香山下头”则突显了孤独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寂寞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更表达了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风光闲寂寂,旌旆远悠悠”通过描绘自然的景色,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空旷与寂寥。接着,“丞相府归晋国,太行山碍并州”则暗示了政治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无力感。而最后两句通过鹏与天龟的意象,象征着自由与束缚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岁暮春上巳,共泛洛水中流:去年春末的上巳节,我与朋友们一起在洛水上泛舟,描绘了欢乐的场景。

  2. 今岁暮春上巳,独立香山下头:今年的上巳节,我却独自一人站在香山的山脚下,形成鲜明的对比。

  3. 风光闲寂寂,旌旆远悠悠:眼前的风景显得悠闲而寂寥,远处的旗帜缓缓飘动,增添了孤独感。

  4. 丞相府归晋国,太行山碍并州:丞相的府邸已迁回晋国,太行山阻隔了并州的通路,暗示了政治的变迁和无奈。

  5. 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大鹏鸟背负着天龟飞翔,象征着不同的境界,云与泥无法同游,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修辞手法:

  • 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游玩经历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孤独感。
  • 意象:通过鹏与天龟的意象,象征自由与束缚,增加了诗的深度。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表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感,反映了人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在游玩的场景中,思索着人生的无常,展现了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水:象征友情与欢乐的回忆。
  • 香山:代表孤独与思考的地方。
  • :象征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 天龟:象征稳重与长久,代表现实的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去年白居易在何处游玩? A. 香山
    B. 洛水
    C. 太行山

  2.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元旦
    B. 上巳节
    C. 中秋节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美好回忆与孤独感
    B. 自然风光的描写
    C. 对政治的批判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杜甫同为唐代诗人,但白居易的诗更注重生活的细腻感受,而杜甫则往往关注社会的苦难与历史的变迁。两者的风格和主题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