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
时间: 2025-02-04 16:07: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
盛度 〔宋代〕
文昌郎位改清资,
乞领鱼符赋式微。
雉省月寒慵夜直,
隼旟风细喜秋归。
宜春酒助新开宴,
侍史香余旧赐衣。
客向西山思井旧,
莫教沤鸟见人飞。
白话文翻译:
送别何水部蒙前往袁州出任牧守。
文昌郎的职位虽已升迁,但清白的资历仍旧微薄;
乞求领得鱼符,赋税却渐渐减少。
在寒冷的月夜,雉鸣声清,但夜里却懒散无聊;
隼飞旗飘,微风习习,令人欢喜的是秋天的归来。
在宜春的酒席上,助兴的新宴正酣;
侍从的香气仍留存于旧赐的衣袍。
客人在西山上思念旧井,
莫让沤鸟看到人类的飞翔。
注释:
- 文昌郎:指文昌帝君的官职,古代文官的称谓。
- 鱼符:古代的一种官印,象征着水利、渔业的管理。
- 雉省:指雉鸟的鸣叫,省是指听到的意思。
- 隼旟:隼是猛禽,旟是旗帜,形容秋天的来临。
- 宜春酒:指春天的美酒,象征着欢庆的宴会。
- 侍史:古代官员的随侍,指的可能是有地位的侍从。
- 沤鸟:传说中的一种鸟,象征着飞翔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盛度,字叔度,号德舫,宋代人,曾任职于地方政府,诗风清新淡雅,重视情感的抒发与自然的描绘。
创作背景:本诗是送别何水部蒙赴袁州任职的诗作,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惜别之情,反映了当时的官场风气及个人的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开头通过“文昌郎位改清资”表达了对朋友升迁的祝贺,但紧接着又提到“乞领鱼符赋式微”,显示出对朋友清白资历的担忧,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不易。接下来的“雉省月寒慵夜直”,以寒冷的月夜和懒散的心情映衬出离别的惆怅,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淡淡的忧伤。
而“隼旟风细喜秋归”则转向自然的美好,寓意着秋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诗中提到的“宜春酒助新开宴”,显示出即使在离别之际,宴会的欢愉与温暖依然存在。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自由的渴望,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祝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昌郎位改清资:指朋友升迁,但资历仍显清白,表现出对官场的复杂感受。
- 乞领鱼符赋式微:乞求获取权利的象征,显示对赋税的担忧。
- 雉省月寒慵夜直:寒冷的夜晚,雉鸣声清,却懒散无聊,反映离别的惆怅。
- 隼旟风细喜秋归:秋天的归来带来了希望与新生。
- 宜春酒助新开宴:宴席上的欢愉,体现出即使离别也要欢聚。
- 侍史香余旧赐衣:旧日的荣华依然在,令人怀念。
- 客向西山思井旧:思念故乡与旧时的生活。
- 莫教沤鸟见人飞:希望自由与纯真不被世俗所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雉鸣声”与“隼飞旗”比喻人情与自然的交融。
- 对仗:整体结构严谨,展现了诗歌的对称之美。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人情的温暖与离别的哀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昌郎:象征着文人地位与理想。
- 鱼符:代表官职与权利的象征。
- 雉鸟、隼:自然中的生灵,象征着自由与归宿。
- 宜春酒:喜庆与团聚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文昌郎”指的是什么? A. 官职
B. 地名
C. 人名 -
“乞领鱼符赋式微”中,鱼符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利
C. 友谊 -
诗中提到的“宜春酒”体现了什么情感? A. 惆怅
B. 欢愉
C. 忧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自然与故乡的思念。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感与景象。
诗词对比:
- 与盛度的这首诗相比,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展现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强调友谊的深厚与时间的流逝。两首诗虽主题相近,但在情感深度和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盛度诗集》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的全面解析与欣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