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叛儿 徐凝 〔唐代〕 哀怨杨叛儿,骀荡郎知否。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哀怨的情感,询问对方是否知道这种感觉。诗中提到博山炉中的香已经燃尽,而白门外的柳树却生出了烟雾。
注释: 字词注释:
- 哀怨:悲伤怨恨。
- 骀荡:放荡不羁。
- 博山炉:古代一种香炉,形状似山。
- 白门:古代南京城门名。
典故解析:
- 博山炉:古代文人常用博山炉来象征高雅的生活或文人情怀。
- 白门柳:白门外的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某人或某事的哀怨之情,通过博山炉和白门柳的意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哀怨之情。首句“哀怨杨叛儿”直接点明了情感基调,而“骀荡郎知否”则是一种询问,似乎在期待对方的理解和回应。后两句“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博山炉中的香已死,象征着过去的情感或美好时光的消逝,而白门柳的烟生,则可能象征着新的情感或希望的萌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哀怨杨叛儿: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怨之情,杨叛儿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人物或象征。
- 骀荡郎知否:询问对方是否知道这种哀怨,骀荡郎可能指放荡不羁的人。
- 香死博山炉:博山炉中的香已燃尽,象征着美好或情感的消逝。
- 烟生白门柳:白门外的柳树生出烟雾,可能象征着新的希望或情感的萌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博山炉和白门柳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
- 象征:博山炉和白门柳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代表了消逝和新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哀怨与期待,通过博山炉和白门柳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哀怨和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博山炉:象征高雅的生活或文人情怀,也象征着消逝的情感。
- 白门柳:象征离别或思念,也象征着新的希望或情感的萌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博山炉”象征什么? A. 高雅的生活 B. 离别 C. 新的希望 答案:A
-
诗中的“白门柳”象征什么? A. 高雅的生活 B. 离别 C. 新的希望 答案:B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哀怨与期待 B. 放荡不羁 C. 高雅的生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 杜甫《春望》: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徐凝《杨叛儿》:两者都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但主题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徐凝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