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丝》
时间: 2025-01-10 22:30: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兔丝
作者: 元稹 〔唐代〕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白话文翻译
人生在世,不要过于依赖他人,因为依赖往往无济于事。你看那兔丝藤,依附在榛树与荆棘上。荆棘与榛树的枝叶繁密,百鸟在其中喧闹鸣叫。地面上有狐狸与兔子的洞穴,奔跑的踪迹纵横交错。樵夫将要砍伐这些植物,柔软的藤蔓与之相伴生长。生长在阴暗处的荟草,令人羞耻,束缚了生命却无人知晓。桂树在明月中生长,珊瑚在岩石上绽放。英俊的猎鹰越过大海捕食,应龙在天空飞行。灵性之物本应特立独行,却不再纠缠缠绕。究竟是何物缠绕呢?是荆棘与那飞舞的藤蔓。
注释
- 兔丝: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依附或依赖。
- 依倚:依赖、依靠。
- 荆与榛:荆棘与榛树,常生长在一起,象征着困境和限制。
- 翳荟:生长在阴暗处的植物,象征着不光明的事物。
- 俊鹘:一种敏捷的猛禽,象征力量与自由。
- 应龙:古代传说中的龙,象征飞翔与高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仲舒,号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倡导“新乐府”运动,作品多以清新明快、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作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兔丝》创作于元稹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之际,诗中表达了对依赖的反思。元稹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政治的动荡与个人的离别,写下此诗以寄托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兔丝》是一首短小而富有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兔丝这一自然界的藤蔓,来隐喻人生中对他人依赖带来的无奈与困扰。开篇即点明主题,"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表明在生活中,过于依赖他人往往会导致事物的发展受阻。兔丝藤依附于荆棘和榛树,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的依附与无奈。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繁密的自然景象,百鸟的喧闹与狐兔的奔走,构建了一个生机勃勃却又暗藏危险的生态环境。这里的荆棘与榛树不仅是自然的写照,也是人际关系中的束缚,进一步强化了“依倚”的主题。
此外,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提到“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暗示着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生命能够绽放出独特的光彩。这种对比让人深思,依赖与独立之间的选择,最终是人自身的抉择。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节奏感,意象鲜明,情感深邃,读来给人以深思,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省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人生中不要过于依赖他人,因为过度依赖往往造成无所作为。
-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观察兔丝藤,它依靠在榛树和荆棘上生长。
-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荆棘和榛树枝叶繁茂,许多鸟儿在其中欢快鸣叫。
-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地面上有狐狸和兔子的洞穴,奔走的痕迹交错纵横。
-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樵夫将要砍伐这些植物,柔软的藤蔓与之相伴。
- 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生长在阴暗处的荟草,令人羞耻,束缚了生命却无人知晓。
-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桂树在明月下生长,珊瑚在岩石上绽放。
- 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英俊的猎鹰飞越大海捕食,应龙在空中飞行。
-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灵性之物本应特立独行,却不再纠缠。
-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究竟是何物缠绕呢?是荆棘与那飞舞的藤蔓。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现力。兔丝的依附与自然的描绘形成强烈对比,表达出依赖的无奈和独立的渴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人际关系中的依赖与独立,强调个人在生活中应追求自我价值与自由,而不是被他人束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兔丝:象征依赖与无奈。
- 荆棘与榛树:象征困境与束缚。
- 狐狸与兔子: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活跃。
- 桂树与珊瑚:象征生命的独立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兔丝》中的“兔丝”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依赖
- C. 美丽
- D. 生命
-
诗中提到的“荆榛”主要象征什么?
- A. 希望
- B. 困境
- C. 自然
- D. 快乐
-
“樵童斫将去”中的“樵童”是指什么?
- A. 樵夫
- B. 小童
- C. 猎人
- D. 诗人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兔丝》 vs 《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均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但《兔丝》更侧重于依赖与自由的对比,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为哀伤,强调离别与生命的轮回。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选》
-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与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