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三 星洲怀二亡弟》
时间: 2025-04-27 19:53: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三 星洲怀二亡弟
作者: 赵文漪
断续鸣蝉消永昼。
树密荫浓,不许骄阳透。
蕙折兰摧人未久。
频年泪湿青衫袖。
蓦地椰风蕉雨骤。
欲掩长门,苦索禅机透。
一局残棋犹未就。
干卿底事春波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令人心碎的情感。蝉声断断续续,似乎在消磨着漫长的白昼。树木茂密,浓荫密布,连骄阳也难以透过。兰草和蕙花都已折断,悲伤的时光尚未久远。多年来,泪水湿透了我的青衫袖。突然,椰风和蕉雨急促而至,想要关上那扇长门,却苦苦寻求禅机的领悟。一局未完成的棋局依旧摆在眼前,究竟为何春波如此纠缠不清?
注释
- 断续鸣蝉:形容蝉声时断时续,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孤寂的氛围。
- 骄阳:烈日,代表着酷暑和炎热。
- 蕙折兰摧:蕙花和兰花是高洁的象征,这里用来表达失去和伤痛。
- 椰风蕉雨:热带的自然景象,暗示着环境的变化和内心的波动。
- 禅机透:指的是内心的领悟和智慧的启迪。
典故解析
- 青衫:古时士人的服装,常用以象征书生气质和内心的忧伤。
- 棋局:象征着人生的复杂与未解之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文漪是当代著名的诗词作家,她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她的创作常常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结合,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赵文漪失去亲人的时候,表达了对亡弟的思念与痛苦,反映了她在失去之后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赵文漪的《蝶恋花 其三 星洲怀二亡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开篇的“断续鸣蝉消永昼”便为整首词奠定了一个忧伤而又寂寞的基调。蝉声的断续仿佛在述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伴随着浓密的树荫,象征着避不开的现实和内心的压抑。
在对花的描写中,“蕙折兰摧”不仅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去,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伤痛。接下来的“频年泪湿青衫袖”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泪水的湿透仿佛将内心的悲伤具象化,令人感同身受。
随着“蓦地椰风蕉雨骤”的转折,诗人将自然环境与内心感受紧密结合,突显了外界的变化与内心的波动之间的关系。最后的“干卿底事春波绉”,则以一局未完成的棋局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对往事无法释怀的感慨。
整首词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失去亲人后的思考与感悟,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断续鸣蝉消永昼:蝉声断断续续,仿佛在慢慢消磨着漫长的白昼,传达孤独感。
- 树密荫浓,不许骄阳透:树木茂密,阳光无法透过,象征着压抑的情感。
- 蕙折兰摧人未久:兰蕙的凋零暗示着逝去的美好,时间尚短,但伤痛已深。
- 频年泪湿青衫袖:多年的泪水湿透了衣袖,象征着持续的悲伤。
- 蓦地椰风蕉雨骤:自然的突然变化,暗示着内心的波动。
- 欲掩长门,苦索禅机透:想要封闭自己,却苦苦寻找内心的智慧。
- 一局残棋犹未就:未完成的棋局象征着人生的未解之谜。
- 干卿底事春波绉:对生活的迷惘与思考,询问生命的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悲痛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蝉声和自然变化赋予情感,使人更易共鸣。
- 对仗:词语的对称使用使得诗句更加和谐,提升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人心的脆弱。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象征夏日的孤寂。
- 兰蕙:象征美好与失去。
- 青衫:代表书生的忧愁。
- 棋局:象征人生的复杂与未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断续鸣蝉”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兴奋
- D. 安宁
-
“蕙折兰摧”中的“蕙”和“兰”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与失去
- B. 自然与人生
- C. 快乐与悲伤
- D. 和平与战争
-
诗的结尾“一局残棋犹未就”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生命复杂性的思考
- C. 对过往的怀念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兄弟的怀念。
诗词对比
- 赵文漪《蝶恋花》与李白《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赵文漪更多地结合了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而李白则更为直接和简单。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当代诗人作品集》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