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彭泽县,望渊明祠堂》

时间: 2025-01-27 03:48:00

梦里邯郸熟,谈间栗里亲。

不闻担板汉,曾羡釆薇人。

停待容来日,商量尚小贫。

只欺五斗米,典没万金身。

意思解释

过彭泽县,望渊明祠堂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梦里邯郸熟,谈间栗里亲。
不闻担板汉,曾羡釆薇人。
停待容来日,商量尚小贫。
只欺五斗米,典没万金身。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邯郸已熟悉,闲谈中与栗子树下的亲友相聚。
听不见挑担的汉子,曾经羡慕采薇的那些人。
暂时停留,等待来日,商量的事情仍然是小贫困。
只不过依靠那五斗米,已典当了万金的身家。


注释:

  • 邯郸: 古代地名,这里指梦境中的邯郸。
  • 栗里: 指栗树,可能是指树荫下。
  • 担板汉: 指挑担的男子,象征辛劳的生活。
  • 采薇: 拾采薇菜的人,象征悠然自得的生活。
  • 五斗米: 古代米量单位,象征贫困。
  • 万金身: 指身家万金,象征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游历彭泽县时,目睹渊明祠堂,感慨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与自身的贫困,表达了对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崇敬和向往,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两句以梦境和闲谈引入,表现出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氛围,营造了对往昔的怀念。接着,诗人提到“担板汉”和“釆薇人”,前者象征着辛勤劳作的人,后者则代表了追求简单生活的理想者,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羡慕。

后两句则转向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贫困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五斗米的典当象征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力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陶渊明的敬仰,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梦里邯郸熟: 以梦境开篇,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谈间栗里亲: 说明与亲友的亲近,营造温馨的情感。
    3. 不闻担板汉: 对辛勤工作的人的忽视,暗示对理想生活的无奈。
    4. 曾羡采薇人: 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5. 停待容来日: 暂时停留,期待未来的美好。
    6. 商量尚小贫: 生活的贫困仍在,但有商量的余地。
    7. 只欺五斗米: 寄托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8. 典没万金身: 说明生活的困窘,身家已典当。
  • 修辞手法:
    诗中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突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担板汉”与“采薇人”的对立。

  • 主题思想:
    表达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贫困的无奈和思考。


意象分析:

  • 邯郸: 理想化的生活场景,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追求。
  • 栗树: 代表亲情与温暖。
  • 担板汉: 象征辛勤劳动与生活的艰辛。
  • 釆薇人: 代表悠然自得的理想生活。
  • 五斗米: 贫困的象征,反映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担板汉”象征什么?
    A. 富裕生活
    B. 辛勤工作的人
    C. 隐逸的生活

  2. “只欺五斗米”中的“五斗米”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贫困
    C. 理想生活

  3. 诗人对陶渊明的态度是?
    A. 羡慕
    B. 嫉妒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强调豪放与饮酒的快意,而杨万里则更注重内心的平和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 《杨万里生平与作品》

以上为对《过彭泽县,望渊明祠堂》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