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当年文伯》

时间: 2025-01-27 03:31:39

当年文伯。

曾是东坡门下客。

文采风流。

奕叶传芳总未休。

为公持酒。

愿祝彩衣无限寿。

归觐枫宸。

剩醉长安几度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当年文伯。曾是东坡门下客。
文采风流。奕叶传芳总未休。
为公持酒。愿祝彩衣无限寿。
归觐枫宸。剩醉长安几度春。

白话文翻译:

在当年,文伯曾是东坡的门下客。
他的文采风流,传颂的名声至今未曾停息。
我为您端酒,祝愿您的彩衣长寿无限。
回到朝廷,醉意依然,长安的春天已经度过了几次。

注释:

  • 文伯:指的是文天祥,宋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
  • 东坡:指苏东坡(苏轼),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 奕叶:比喻文采的广泛传播与传承。
  • 彩衣:象征着美好、吉祥的祝愿。
  • 枫宸:指帝王的宫廷,特指朝廷。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盛世。

典故解析:

  • 东坡: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影响深远,许多文人都曾追随他的风采。
  • 文采风流:该短语常用于形容才子佳人的优雅与风度,表达人们对才华横溢之人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景清,号月映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而婉约。他的诗词常表达对友人的敬意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回忆文人雅士的风采,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当年文伯》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文伯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当年文伯”一开头便引人入胜,唤起读者对历史的追忆。接下来的“曾是东坡门下客”不仅说明了文伯的身份,更暗含着他与苏轼的紧密联系,突显了文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学习。

“文采风流”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文伯的才华,表达了诗人对其的钦佩之情。“奕叶传芳总未休”意指文伯的声名与才华如同繁茂的树叶,永不凋零,暗示着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为公持酒”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文伯的祝福与敬重,祝愿其长寿,充满了温情。“归觐枫宸”则反映了文人对朝廷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最后一句“剩醉长安几度春”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醉意结合,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珍惜。

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转的惆怅,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当年文伯:提及文伯,唤起对往昔的回忆。
  2. 曾是东坡门下客:表明文伯曾是苏轼的门下弟子,强调其背景。
  3. 文采风流:赞美文伯的才华横溢。
  4. 奕叶传芳总未休:意指文伯的声名依旧传颂。
  5. 为公持酒:表现诗人对文伯的敬意。
  6. 愿祝彩衣无限寿:祝愿友人长寿幸福。
  7. 归觐枫宸:暗示文人仕途的归属。
  8. 剩醉长安几度春:感慨时光流逝,意在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文采风流”和“奕叶传芳”,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比喻:通过“奕叶”比拟文采的繁盛与持久。
  • 象征:彩衣象征着吉祥与美好祝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祝福,体现了诗人对文人雅士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文伯:承载着文人风流与才华的象征。
  2. 东坡:象征着文人之间的师承与交流。
  3. 彩衣:象征美好与长寿的祝福。
  4. 长安:象征繁华的都市与往昔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伯是谁的门下客? A. 李白
    B. 苏轼
    C. 白居易

  2. “彩衣”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与吉祥
    B. 伤痛与离别
    C. 平淡与无趣

  3.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乡村的宁静
    B. 繁华的都市
    C. 荒凉的边境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2.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此词都体现了对友人及往昔的怀念,但苏轼的作品更显豪放,情感愈加深邃。
  •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则突出女性的细腻与柔情,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周紫芝诗词研究》
  3. 《唐宋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