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时间: 2025-01-10 19:09:49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

何必劳君报太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河
作者: 罗隐 〔唐代〕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白话文翻译:

不要把阿胶在这里倾倒,这里的天意实在难以理解。
要想通银汉(银河)就必须要曲折前行,才刚走出昆仑山便变得不清晰。
高祖(汉高祖刘邦)誓言要建功立业,但衣带已经缩小;
仙人占卜之时,乘坐的木筏仿佛轻如鸿毛。
三千年后,谁又会知道在何处呢?何必劳烦你来报答这太平盛世呢?

注释:

  • 阿胶:一种传统中药,常用于滋补,诗中象征珍贵的药材。
  • 天意:指天命或命运,意指人力无法改变的事情。
  • 银汉:指银河,古代常用来比喻遥远的地方。
  • 昆仑:传说中的山,象征神秘和高远。
  • 高祖:指汉高祖刘邦,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
  • 衣带:古代衣物的带子,寓意身世的变化。
  • 仙人:传说中能够通天达地的超凡人物。
  • :占卜的工具,表示寻求天意。

典故解析:

  1. 高祖誓功:指刘邦在建立汉朝时立下的誓言,体现了对权力与成就的追求。
  2. 昆仑山: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圣山,代表着高远和神秘,与人类的渺小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909),字梦阮,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以其才华和个性著称,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中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用黄河象征国家命运与个人理想的无奈,表达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黄河》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命运的思考。开篇以“莫把阿胶向此倾”引入,设问式的语气体现了诗人对于人世间命运的困惑和无奈。诗中通过“高祖誓功衣带小”,回顾历史,暗示了即使是伟大的历史人物,在命运面前也显得渺小和无力,展现了历史的无情。

诗歌中“解通银汉应须曲”等句,强调了人生的曲折与艰难,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最后“何必劳君报太平”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淡然与无所谓的态度,诗人似乎在质疑功名利禄的意义,表达了对安宁时代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语言凝练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历史及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把阿胶向此倾:告诫他人不要在此地倾倒珍贵的药材,象征着对珍贵事物的珍视。
  2. 此中天意固难明:这里的天意难以理解,反映出对命运的困惑。
  3. 解通银汉应须曲:要理解银河,必须经历曲折,象征人生的艰难。
  4. 才出昆仑便不清:刚刚走出神秘的昆仑山,前路却变得模糊,暗示人生的不可预知。
  5. 高祖誓功衣带小:提及刘邦立下的誓言,表现出历史伟人的身世变化与无奈。
  6. 仙人占斗客槎轻:仙人占卜时的轻松,讽刺现实的沉重与无奈。
  7. 三千年后知谁在:未来的不可知,强调历史的流逝。
  8. 何必劳君报太平:对太平盛世的淡然与不在乎,表明对功名的无所谓。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阿胶”、“银汉”等比喻,来表达珍贵与艰难。
  • 对仗:如“解通银汉应须曲”,增强诗歌的音韵美。
  • 设问:开篇设问,引导读者思考,增强诗歌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哲学的淡然与对太平盛世的无所谓,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阿胶:象征珍贵,不易获得的事物。
  • 银汉:象征理想与追求,遥远而难以企及。
  • 昆仑:象征神秘与高远,代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莫把阿胶向此倾”中的“阿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药材
    B. 一种食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衣物

  2. 诗中提到的“高祖”是指谁? A. 曹操
    B. 刘邦
    C. 李白
    D. 杜甫

  3. “三千年后知谁在”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历史的尊重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功名的渴望
    D.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黄河》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黄河》更侧重于个人的无奈与对命运的沉思,而《春望》则更加强调对国家的关切与历史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