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落风如洗,清光镜不分。
弦歌方对酒,山谷尽无云。
振卧淮阳病,悲秋宋玉文。
今来强携妓,醉舞石榴裙。
白话文翻译:
蓝天如同洗净,清辉映照如同镜子一般分不清。
琴声歌唱正对着酒杯,山谷里没有一丝云彩。
我在淮阳卧病,读着宋玉的悲秋之作。
今天我强拉着妓女,醉舞在石榴裙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落:指蓝天。
- 风如洗:形容风清新如同洗净一般。
- 清光:指明亮的光辉。
- 弦歌:指弹奏的音乐和唱歌。
- 对酒:面对酒杯,形容饮酒的场景。
- 振卧:指病重或卧床不起。
- 淮阳:古地名,今属河南省。
- 宋玉:指宋玉的诗作,常表现离愁别绪。
- 强携妓:强迫或邀请妓女一起玩乐。
- 醉舞石榴裙:形容在醉酒后与妓女共舞,石榴裙为华丽的舞裙。
典故解析:
- 宋玉:西汉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歌咏离别、哀愁的作品著称,常被后人引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羊士谔是唐代的诗人,生活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其作品中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常常反映他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风景如画的日子,诗人可能是在与友人欢聚的同时,感受到身心的疲惫与孤独。通过对美好景色的描写,反衬出内心的忧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江亭游宴场景,同时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碧落风如洗,清光镜不分”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似乎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然而,接下来“振卧淮阳病,悲秋宋玉文”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仿佛在美好的外部世界中,诗人却被病痛与情感的困扰所束缚。
“今来强携妓,醉舞石榴裙”则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诗人强迫自己与妓女欢舞,试图通过醉酒与欢笑来暂时忘却痛苦。这种对比使得诗歌在欢愉与悲伤之间摇摆,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人性复杂情感的敏锐捕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落风如洗:描绘晴朗的天空与清新的风,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 清光镜不分:光辉明亮,仿佛与镜子中的影像交融,暗示日光的美丽与清澈。
- 弦歌方对酒:音乐与酒共存,营造出一种欢愉的饮酒场景。
- 山谷尽无云:山谷中无云,象征着晴朗无忧的日子。
- 振卧淮阳病:诗人身心俱病,无法尽享眼前的美景,体现出内心的孤独。
- 悲秋宋玉文:引用宋玉的秋愁诗,增强了诗人内心的哀伤。
- 今来强携妓:试图通过外界的欢愉来麻痹内心的痛苦。
- 醉舞石榴裙:醉酒后与妓女共舞,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与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光比作镜子,增强了美感。
- 对仗:如“弦歌方对酒,山谷尽无云”,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石榴裙象征着美丽与欢愉,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惆怅与内心的挣扎,展现了人对欢乐与悲伤的复杂感受,反映出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人生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落:象征晴朗与宁静,代表外在的美好。
- 清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弦歌:代表音乐与欢愉的氛围。
- 淮阳:象征着诗人的病痛与内心的孤独。
- 石榴裙:象征着热闹与享乐,呈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落风如洗”中的“碧落”指什么?
- A. 大海
- B. 蓝天
- C. 山谷
-
诗人引用宋玉的作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愉
- B. 哀伤
- C. 愤怒
-
“醉舞石榴裙”中的“石榴裙”象征什么?
- A. 痛苦
- B. 美丽与欢愉
- C.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写了酒与孤独,但更侧重于自我陶醉与对月的思考;而羊士谔的诗则是在欢愉中流露出内心的病痛与挣扎,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