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裴仲谟放兔行》
时间: 2025-01-11 02:32: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兔饥食山林,兔渴饮川泽。与人不瑕玼,焉用苦求索。
天寒草枯死,见窘何太迫。上有苍鹰祸,下有黄犬厄。
一死无足悲,所耻败头额。敢期挥金遇,倒橐无难色。
虽乖猎者意,颇塞仁人责。兔兮兔兮听我言,月中仙子最汝怜。
不如亟返月中宿,休顾商岩并岳麓。
白话文翻译
兔子饥饿时在山林中觅食,渴望时则饮水于河泽。
与人无冤无仇,干嘛要苦苦追求呢?
天寒地冻,草木枯死,看到这些窘迫的景象,何必如此急迫?
高空有苍鹰的威胁,地面又有黄犬的困扰。
一死也无足悲,何必为头上的败象而感到羞耻。
难道奢望能用金钱相遇,倒地也无难色?
即使违背猎人的意愿,也难以阻挡仁者的责难。
兔子啊兔子,听我说,月中的仙子最怜你。
不如赶紧回到月中去栖息,别再顾虑商山和岳麓。
注释
- 瑕玼:指有缺陷或污点,表示兔子与人之间没有恩怨。
- 苍鹰:指一种猛禽,象征着高空的威胁。
- 黄犬:这里指猎犬,象征着地面的危险。
- 挥金遇:指用金钱来换取某种关系或结果。
- 月中仙子:指月亮中的嫦娥,寓意兔子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擅长词、诗,尤其以婉约派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善于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和裴仲谟放兔行》是在秦观与好友裴仲谟的交往中创作的,表达了对兔子的怜惜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兔子为主角,通过兔子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困境,反映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诗中描绘了兔子在饥饿与渴望中艰难求生的场景,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作者借兔子之口,阐述了对人类贪婪和追求名利的批判,认为兔子与人并无仇怨,生活中不应苦苦追求物质的东西。
诗中通过描绘猎鹰和猎犬这两种生存威胁,进一步强调了兔子在自然界中的无奈与脆弱,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同情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后半部分通过仙子和月亮的意象,寓意兔子应回归自然,而非在世俗的纷争中迷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秦观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兔饥食山林,兔渴饮川泽:描述兔子在饥饿时寻找食物,在渴望时饮水,展现出兔子生活的艰辛。
- 与人不瑕玼,焉用苦求索:兔子与人无仇,无需苦苦追求人类的关注或帮助。
- 天寒草枯死,见窘何太迫:自然环境恶劣,草木枯死,兔子的生存十分艰难,何必如此急迫?
- 上有苍鹰祸,下有黄犬厄:高空有捕食者,地面有猎犬,兔子的危险无处不在。
- 一死无足悲,所耻败头额:生命的结束并不值得悲伤,反而应当对失败感到羞耻。
- 敢期挥金遇,倒橐无难色:奢望用金钱换取某种关系,甚至倒下也不在乎。
- 虽乖猎者意,颇塞仁人责:虽然违背猎人的意图,却也难以阻挡仁人对生命的关怀。
- 兔兮兔兮听我言,月中仙子最汝怜:兔子啊,听我说,月亮中的仙子最为怜惜你。
- 不如亟返月中宿,休顾商岩并岳麓:不如赶快回到月亮上栖息,别再顾虑商山和岳麓的纷争。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兔子赋予人类情感,表现对它们的关怀。
- 对仗:如“饥食山林,渴饮川泽”,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兔子与人类的生存状态进行对比,深化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兔子的生存困境,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生命的脆弱性和对自然的尊重。诗人借兔子之口,表达了对人类贪婪行为的批判,提倡回归自然,珍视生命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兔子: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辜。
- 苍鹰:象征着高空的威胁与捕食。
- 黄犬:象征着地面的危险与追逐。
- 月中仙子:象征着理想和归宿,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A. 兔子
B. 苍鹰
C. 黄犬
D. 以上皆是 -
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生存状态的批判? A. 自然和谐
B. 人类贪婪
C. 动物捕食
D. 诗人孤独 -
兔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脆弱生命
C. 朋友
D. 竞争对手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 杜甫的《春望》:表现对生存环境的反思。
诗词对比
- 《和裴仲谟放兔行》与《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都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前者更偏重于生命的脆弱,后者则在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中探讨人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秦观传记及其诗歌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