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登郡北佛龛一首》

时间: 2025-01-25 00:58:02

石壁江城后,篮舆晚暂登。

古龛千塔佛,秋树一山僧。

清磬和虚籁,香泉吐暗藤。

愿将身洒扫,求官复作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壁江城后,篮舆晚暂登。
古龛千塔佛,秋树一山僧。
清磬和虚籁,香泉吐暗藤。
愿将身洒扫,求官复作能。

白话文翻译:

在江城的石壁之后,傍晚我乘着篮舆暂时登高。
古老的龛中供奉着千座佛塔,秋天的树木下有一位山中僧人。
清脆的磬声与虚空的乐声交织,香泉从暗藤中涌出。
我希望把自己的身心洒扫,期望能再次获得官职。

注释:

  • 篮舆:一种轻便的轿子。
  • 古龛:供奉佛像的古老佛龛。
  • 千塔佛:指代众多的佛塔,象征佛教的盛行与信仰的普遍。
  • 秋树:秋天的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清磬:清脆的磬声,常用于佛教仪式中。
  • 虚籁:空灵的乐声。
  • 香泉:散发香气的泉水,象征着清净与安宁。
  • 洒扫:清扫,象征着内心的修行与自我反省。
  • 求官:渴望获得官职,反映了诗人的人生理想与抱负。

典故解析:

  • 佛教文化:诗中提到的佛龛和佛塔,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佛教的影响力。
  • 山僧:常见于古代诗词中的隐士形象,代表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秋树:在古诗中秋天常常象征着成熟与凋零,寓意深远。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嘉祐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作品常显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登高望远之际,受周围佛教文化的影响,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内心修行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五言登郡北佛龛一首》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人在秋日的黄昏时分,乘着篮舆登高,目睹江城的古老与宁静。诗的开头描绘了石壁与江城的景象,给人以幽静之感,仿佛使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随着视线的转移,古龛与千塔佛的描写则展现出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宗教氛围。

接下来的“秋树一山僧”则引发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秋天的树木象征着生命的衰退,而山中的僧人则是一种超然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向往的安宁与超脱。诗中“清磬和虚籁,香泉吐暗藤”则构建了一幅和谐的音景,清脆的磬声与空灵的乐声交织,仿佛在描绘一种超越世俗的美好境界。

最后两句“愿将身洒扫,求官复作能”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虽然身处于宁静的环境,他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着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与追求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石壁江城后:在江城的后方有座石壁,暗示着这片土地的古老与厚重。
    • 篮舆晚暂登:傍晚时分,乘坐轻便的轿子暂时向上攀登,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 古龛千塔佛:古老的佛龛中有千座佛塔,显示出浓厚的宗教氛围。
    • 秋树一山僧:秋天的树木下有一位隐居的僧人,代表了超然与安宁。
    • 清磬和虚籁:清脆的磬声与空灵的乐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香泉吐暗藤:香气四溢的泉水从暗藤中流出,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 愿将身洒扫:希望能够清扫自己的身心,进行内心的修行。
    • 求官复作能:渴望重新获得官职,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古龛千塔佛,秋树一山僧”构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石壁、江城、佛龛、秋树等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丰富的文化内涵。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修行与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在宁静环境中思索人生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石壁:象征着坚固与古老,代表着历史的厚重感。
  • 篮舆:象征着轻松与自在的生活方式。
  • 佛龛与千塔:象征着宗教信仰的力量与精神追求。
  • 秋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山僧:象征着隐逸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 清磬与香泉: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和谐。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人所描绘的景象中,不涉及哪一个元素?

      • A. 石壁
      • B. 佛龛
      • C. 城堡
      • D. 秋树
    2. 诗中提到的“篮舆”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轿子
      • C. 一种船
      • D. 一种衣物
    3.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旅游
      • B. 宗教信仰和人生理想
      • C. 战争
      • D. 爱情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并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对比中可见李嘉祐更加强调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李嘉祐的秋树意象形成呼应,但白居易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与离别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古诗词入门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