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雷雨》

时间: 2025-01-11 11:19:37

驱逐风雷撼海潮,迢迢山觉度山椒。

金蛇照夜三千尺,银竹倾云百万条。

起舞不辞巾角垫,卷廊从听药囊漂。

吾家虽乏千仓积,一饭何妨共祝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雷雨》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驱逐风雷撼海潮,
迢迢山觉度山椒。
金蛇照夜三千尺,
银竹倾云百万条。
起舞不辞巾角垫,
卷廊从听药囊漂。
吾家虽乏千仓积,
一饭何妨共祝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雷雨来临时的壮观场景和诗人对自然的感悟。风雷驱赶着海潮,遥远的山脉似乎也被震撼着;夜空中金色的闪电像蛇一样照耀着,倾斜的竹子在云层间摇摆。诗人随风起舞,不在乎衣角的湿润,轻松地卷起廊上的药囊。尽管我家里缺乏丰厚的储备,但即使是一顿饭也足以让我和朋友们共同庆祝。


注释

字词注释

  • 驱逐:驱赶,赶走。
  • 撼:震动,摇动。
  •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 金蛇:形容闪电的形象。
  • 银竹:形容雨水打落在竹子上的样子。
  • 巾角:指衣服的边角。
  • 药囊:盛药的袋子,可能指诗人携带的药物。
  • 千仓积:形容储存的粮食很多。
  • 一饭何妨:即使只有一顿饭也无妨。

典故解析
“祝尧”: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庆祝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字子华,号石嵩,生于南宋,著有《姜特立集》。他的诗风豪放,擅长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大雷雨》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创作的,诗人在经历了自然的壮观景象后,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的简单快乐。


诗歌鉴赏

姜特立的《大雷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伟大。诗的开头,诗人用“驱逐风雷撼海潮”描绘了雷雨来临时的震撼场景,气势磅礴,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而“迢迢山觉度山椒”则展现了遥远的山脉在风雨中也感受到了震动,象征着自然的联动性。

接下来的“金蛇照夜三千尺,银竹倾云百万条”中,闪电和雨水的描绘生动形象,意象鲜明,展现了雷雨夜晚的壮丽景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起舞不辞巾角垫”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投入,尽管外界环境恶劣,他依然能从中汲取快乐,体现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吾家虽乏千仓积,一饭何妨共祝尧”则将情感引向更深层次。即使生活简朴,物质匮乏,依然可以与朋友共享一顿饭,共同祝福美好的未来,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在气势与情感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驱逐风雷撼海潮”:描写雷雨的来临,风和雷的力量震撼了海潮。
  2. “迢迢山觉度山椒”:遥远的山脉似乎也感受到了震动,反映出自然的共鸣。
  3. “金蛇照夜三千尺”:闪电如金蛇一般划破夜空,形象生动。
  4. “银竹倾云百万条”:雨水打落在竹子上,形成倾斜的形态,描绘出雨夜的情景。
  5. “起舞不辞巾角垫”:诗人沉浸于自然中,甚至不在乎衣角的湿润。
  6. “卷廊从听药囊漂”:随风起舞,卷动药囊,象征着轻松自在。
  7. “吾家虽乏千仓积”:虽然家庭富裕程度不高,但不在乎物质的匮乏。
  8. “一饭何妨共祝尧”:一顿简单的饭也足够庆祝,表达了对生活的知足和乐观。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金蛇”、“银竹”等)、拟人(如“山觉”)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珍惜与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雷:象征力量和变化。
  • 金蛇:象征闪电的迅猛与美丽。
  • 银竹:象征雨水的滋润与生机。
  • 药囊:象征生活的简单与实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蛇”指代什么?
    A. 蛇
    B. 闪电
    C. 风

  2.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自然的威力
    B. 简单生活的珍惜
    C. 物质的富裕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悲观
    B. 乐观
    C. 消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冷暖的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作对比,二者均描绘自然,但王维更偏向于静谧与内心的宁静,而姜特立则展现出雷雨的壮观和生命的张扬。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