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数行晴日照青鸳,
春入屠苏潋滟樽。
儿报山僧留刺去,
未为无客到吾门。
白话文翻译:
几行晴朗的阳光照耀着青色的鸳鸯,
春天的气息飘散在屠苏酒的酒樽中。
小孩儿告诉我山中的僧人已经离去了,
这并不是说我的门前没有客人来访。
注释:
- 青鸳:指青色的鸳鸯,象征美好的爱情与和谐美满的生活。
- 屠苏:一种传统的节日饮品,通常在春节时饮用,象征着辞旧迎新。
- 潋滟:形容水面波光粼粼,闪烁着光辉。
- 儿报:小孩儿报告、告知的意思。
- 山僧:指隐居在山中的和尚,寓意清净和淡泊。
- 刺去:这里可理解为留下的东西或事情已然去除。
典故解析:
- 屠苏酒:古时在春节期间饮用的一种酒,寓意驱邪迎福,象征新年吉祥。
- 青鸳:鸳鸯是一种象征爱情和忠贞的鸟类,古人常用其喻指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野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作品广泛涉及政治、军事、历史等多个领域,以其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和细腻的生活观察著称。
创作背景:
《庚申元日口号六首》是陆游在元旦时创作的诗歌,表达了他对新年的期望与感慨。元旦是辞旧迎新的时刻,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春日景象和饮酒的意境,勾勒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开头两句“数行晴日照青鸳,春入屠苏潋滟樽”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鸳鸯在水中嬉戏的画面,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爱情。屠苏酒的引入则是春节的传统,预示着新年的到来,充满了节日的欢愉与希望。
后两句通过小孩的告知,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淡然与哲思:“儿报山僧留刺去,未为无客到吾门。”小孩的消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失落,但同时也提醒我们,生活的门前并非总是冷清,客人的到访或许会在不经意间来临。这种对生活的随和态度,体现了陆游对世事的豁达和对未来的乐观。
整首诗简约而富有韵味,在描写春日景色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数行晴日照青鸳:几行阳光照耀着青色的鸳鸯,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春入屠苏潋滟樽:春天的气息渗透在屠苏酒中,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儿报山僧留刺去:小孩告诉我山僧已经离去,暗示着生活中一些人事的变迁。
- 未为无客到吾门:并不是说我的门前没有客人来,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屠苏酒结合,暗示春天的到来与节日的欢庆。
- 拟人:将自然景象进行人化处理,使得春天显得生动活泼。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他豁达的心态与对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鸳:象征和谐美满的爱情和家庭。
- 屠苏酒:代表辞旧迎新的传统,寓意吉祥与幸福。
- 晴日:象征光明与希望,映衬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屠苏”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酒
C. 一种花
D. 一种菜 -
诗中“数行晴日照青鸳”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雨天
B. 晴天
C. 夜晚
D. 冬天 -
诗中的“小孩”是用来传达什么信息? A. 春天来了
B. 有客人来访
C. 山僧已离去
D. 天气变冷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元日》 by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但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情感。
- 《元日》:王安石的元日诗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陆游的淡然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节日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