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时间: 2024-10-02 23:36: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辇路曾联花底辔,
钓矶共著雪中簑。
璧瑕自是难为掩,
言玷谁云不可磨。
烦锦绣肠施月斧,
洗筝笛耳听云和。
两翁弄此穷生活,
户外浑无客履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曾经的繁华如同花底的辔头,现如今只剩孤独的钓矶和雪中的渔翁。璧与瑕本是难以掩盖的,谁又能说语言的瑕疵不能磨去呢?在这锦绣的心肠中施以月光的斧头,洗净筝与笛的耳朵,聆听那云间的和声。两位老翁在此处享受着清贫的生活,周围竟然没有一个客人光临。
注释
- 辇路:古代皇帝出行的道路,这里暗示着高贵与繁华。
- 钓矶:指钓鱼的地方,这里暗喻隐逸的生活。
- 璧瑕:比喻美玉的瑕疵,说明即使是美好的事物也有缺陷。
- 烦锦绣肠:锦绣的肠子,形容心肠柔美,寓意深情。
- 月斧:月亮的斧头,用以象征清冷与明亮。
- 云和:指自然的和谐,音律的美妙。
典故解析
“璧瑕”出自《论语》,意思是即使是美玉也有瑕疵,强调人无完人,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天池,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抒发,表达了他对孤独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思考。开篇以“辇路曾联花底辔”引入,营造出一幅曾经繁华的画面,向读者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接着“钓矶共著雪中簑”,诗人通过渔翁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清幽、寂静的生活状态,象征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璧瑕自是难为掩”一句,哲理意味深远,表明即使是再美好的事物也难以掩盖其瑕疵,反映出诗人对自身缺陷的自省与接受。“言玷谁云不可磨”,则进一步探讨了人性中的缺陷与可塑性,传达出一种宽容与释然的态度。
最后两句“户外浑无客履过”,生动描绘了清贫生活的孤独感,但也隐含着诗人对这一生活方式的认同与珍视,体现了对物质繁华的超然态度。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辇路曾联花底辔:回忆过去的繁华与美丽,辔头与花相联,暗示曾经的辉煌。
- 钓矶共著雪中簑:描绘了雪中钓鱼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清冷的隐逸生活。
- 璧瑕自是难为掩:即使是美玉也有瑕疵,表达人生的无常与缺陷。
- 言玷谁云不可磨:语言上的瑕疵是否能够被磨去,反映对人性缺陷的思考。
- 烦锦绣肠施月斧:在美丽的内心中施以月光,象征着对生命的思考与洗净。
- 洗筝笛耳听云和:聆听自然声音与和谐,表达对生活的沉醉。
- 两翁弄此穷生活:两位老翁在此享受清贫生活,体现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 户外浑无客履过:孤独的生活状态表达出一种宁静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斧”比喻清冷的光辉,寄托了对生活的思索。
- 对仗:如“洗筝笛耳听云和”,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的结合,使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幽的自然景观与隐逸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繁华世界的超然与对清贫生活的珍视,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辇路:象征繁华与权力的过去。
- 钓矶:隐喻隐逸生活的宁静。
- 璧瑕:人性的缺陷与无常。
- 月斧:象征着清冷、明亮的思考。
- 云和:代表自然的和谐美。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辇路曾联花底辔中的“辇路”指的是什么?
- A. 皇帝出行的道路
- B. 渔翁钓鱼的地方
- C. 花园小径
-
璧瑕自是难为掩中的“璧瑕”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的事物
- B. 人生的缺陷
- C. 自然的和谐
-
诗中“户外浑无客履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繁华热闹
- B. 孤独与宁静
-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陶渊明
诗词对比
《山中问答》与此诗在隐逸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陶渊明通过田园生活表达对世俗的超脱,而刘克庄则在自然环境中反思人生的哲理。两者皆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
- 《刘克庄研究》
以上内容涵盖了《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的详尽解析及相关信息,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