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学道须当猛烈》

时间: 2025-01-26 06:23:44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

纤毫物欲不相侵。

方得神凝气定。

动静不离中正,阳生剥尽群阴。

龙降龙伏鬼神钦。

行满便登仙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学道须当猛烈
作者: 王惟一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
纤毫物欲不相侵,方得神凝气定。
动静不离中正,阳生剥尽群阴。
龙降龙伏鬼神钦,行满便登仙境。

白话文翻译:

学习道理要有猛烈的决心,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初心。
哪怕是微小的物欲也不能侵扰内心,才能使精神凝聚,气息稳定。
在动与静之间要保持中正,阳光驱散一切阴霾。
如龙腾飞,阴邪鬼神都向其俯首,修行达到圆满就能步入仙境。

注释:

  • 猛烈:形容学习道理的决心强烈。
  • 初心:指最初的心愿或志向。
  • 纤毫物欲:微小的物质欲望。
  • 神凝气定:指精神集中,气息稳定。
  • 动静不离中正:在动与静之间保持中正的态度。
  • 阳生剥尽群阴:阳光驱散所有阴暗的事物。
  • 龙降龙伏:形容龙在天上飞舞,象征力量与尊贵。
  • 行满便登仙境:修行到达圆满后能够进入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惟一,元代诗人,以其在道理和哲学方面的深刻见解而闻名。王惟一的诗作往往蕴含丰富的哲理,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元代,正是道教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道理学习的热切期盼以及对修道过程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内心修行和精神世界的探索。

诗歌鉴赏:

《西江月·学道须当猛烈》是一首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诗词,王惟一在诗中传达了修道者的坚定信念和对物欲的超脱。开篇一句“学道须当猛烈”便直指修道者需要具备的决心,这种猛烈不仅是对学习的态度,更是对内心欲望的抵抗,强调了初心的重要性。接下来的“纤毫物欲不相侵”表明,修道者必须保持内心的纯净,才能够真正达到心灵的稳定与和谐。

诗中还提到“动静不离中正”,这句话强调了在生活中要找到一种平衡,既要灵活应对外界变化,又要保持内心的正直与清明。阳光驱散阴霾的意象,如同道教中对光明与阴暗的理解,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可以抵御一切负面的影响。

整首诗在意境上极为高远,最后一句“行满便登仙境”则将修道者的追求提升到了一个理想的境界,象征着超脱生死、达到永恒的精神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王惟一对道理学习的热忱,也能理解到修行过程中所需的坚持与自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学道须当猛烈:学习道理需要有强烈的决心。
    2. 始终确守初心:始终保持对最初目标的坚守。
    3. 纤毫物欲不相侵:微小的物欲也不能侵扰内心。
    4. 方得神凝气定:才能使精神集中,气息稳定。
    5. 动静不离中正:在动与静之间保持中正的态度。
    6. 阳生剥尽群阴:阳光驱散一切阴暗。
    7. 龙降龙伏鬼神钦:如龙飞舞,鬼神都向其俯首。
    8. 行满便登仙境:修行达到圆满后能入仙境。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对阳光与阴影的对比,展现出光明的力量。同时,“龙降龙伏”象征着力量与尊贵,增强了诗的气势。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修道者要有坚定的信念,抵制物欲的侵扰,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理想的境界。

意象分析:

  • “龙”:象征着力量、尊贵和超凡的境界。
  • “阳”:代表光明、正义和积极向上的力量。
  • “物欲”:象征着世俗的诱惑和内心的纷扰。
  • “仙境”:理想的境界,代表着超脱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学道须当猛烈”中“猛烈”指的是: A. 温柔
    B. 强烈
    C. 缓和
    D. 疲惫

  2. 诗中提到的“初心”是指: A. 最初的心愿
    B. 物欲的追求
    C. 生活的压力
    D. 朋友的帮助

  3. “行满便登仙境”说明修道者最终的追求是: A. 财富
    B. 权力
    C. 超脱与理想的境界
    D. 名声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道教经典,探讨道理与修行。
  • 《庐山谣》:李白的作品,表现对自然与修道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惟一的《西江月·学道须当猛烈》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对比,两者都探讨了内心修行与自我反省,但王惟一更强调对物欲的抵抗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陆游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道教文化概论》
  2. 《元代诗人研究》
  3.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