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
时间: 2025-05-18 09:40: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远行
九夏疲天旱,万物伤时热。
算都为人心,分外生枝节。
斗衣鲜马,壮社火班行引拽。
小兄弟虚耗村村结。
下士无邪正,上帝分优劣。
咱心不同,彼志胡漂撇。
启虔诚修斋念善,因循岁月。
望贤圣空里相提挈。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季,天空干旱,万物因酷热而受伤。
这一切都源于人心,特别是人心中的纷争和枝节。
斗马穿着鲜艳的衣裳,壮丽的社火队伍在前引领。
小兄弟在村中虚耗时间,毫无收获。
下士无邪,正直无私,上天公正地分配优劣。
我们的心思不同,他们的志向却各自漂浮不定。
我们应当虔诚地修行,斋戒念善,随着岁月的流逝。
在空灵的天地中,期待贤圣的指引。
注释:
- 九夏:指农历六月的炎热夏季。
- 斗衣鲜马:斗马是指参加赛马或表演的马,鲜艳的衣裳。
- 社火:民间节庆活动,通常在春节或重要节日时进行,有表演性质。
- 小兄弟:指年轻人或后辈。
- 下士无邪正:指下层士人无邪,心地正直。
- 分优劣:上天公正地评判人之优劣。
- 启虔诚修斋念善:指开启虔诚之心,修行斋戒,念诵善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丘处机(1148年-1227年),元代著名道士,生于宋末,活跃于元初。他是全真教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以其道教思想和修炼方法闻名,作品多反映道教思想与人生哲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人心不齐、社会混乱的担忧,以及对正义与善行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望远行》通过描绘自然与社会的景象,揭示了人心的纷争与社会的矛盾。诗人以“九夏疲天旱”开篇,营造出一种干旱炙热的环境,象征着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斗衣鲜马”的热闹与“小兄弟虚耗”的无所作为,表达出对年轻一代的期待与失望。
诗中提到“下士无邪正”,强调了人们内心的正直与真诚的价值观,而“上帝分优劣”则反映了对命运公正的信仰。诗人在最后以“启虔诚修斋念善”提醒人们,面对乱世,唯有坚持修身养性,才能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整首诗蕴含着对人心的思考与对道德的呼唤,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夏疲天旱:描绘夏季的干旱,暗示众生受苦。
- 万物伤时热:表现万物因酷热而受损,折射社会的困境。
- 算都为人心:万物的苦难皆因人心的纷争。
- 分外生枝节:人心中的争斗多余而复杂。
- 斗衣鲜马:热闹的表象,暗藏内心的焦虑。
- 小兄弟虚耗村村结:年轻人无所作为,浪费时光。
- 下士无邪正:下层士人心地正直,未被污染。
- 上帝分优劣:命运的公正与不公。
- 咱心不同,彼志胡漂撇:人心各异,理想不定。
- 启虔诚修斋念善:修行、斋戒、向善的呼吁。
- 望贤圣空里相提挈:期望得到贤者的引导与支持。
修辞手法:
- 对比:热闹的表象与内心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天气比喻社会人心的干旱与困境。
- 排比:表达内心感受时的重复与加重,增强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社会纷乱的忧虑,呼唤人们修身齐家,以德行来引领社会走向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夏:象征干旱与困苦。
- 斗衣鲜马:象征热闹的表象,内心的焦虑。
- 小兄弟:象征年轻一代的迷茫与无所作为。
- 上帝:象征着命运的公正与道德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九夏”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斗衣鲜马”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劳作
B. 热闹的表象
C. 贫困
D. 安宁 -
诗人对“下士无邪正”的看法是?
A. 批评
B. 赞扬
C. 无所谓
D. 不理解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望远行》:两者均表达了对人心的思考,但《静夜思》更加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望远行》则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伦理。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丘处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