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

时间: 2025-01-11 05:46:22

霜馀汉水浅,野迥朔风寒。

炊黍香浮甑,烹蔬绿映盘。

心安失粗粝,味美出艰难。

惟恨虚捐日,无书得纵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馀汉水浅,野迥朔风寒。
炊黍香浮甑,烹蔬绿映盘。
心安失粗粝,味美出艰难。
惟恨虚捐日,无书得纵观。

白话文翻译:

霜后汉水变得很浅,远处的田野在北风中显得寒冷。
蒸熟的黍米香气飘散,烹饪的蔬菜绿意盎然映照在盘子里。
心中安宁不再粗糙,味道的美好来自于艰难的生活。
唯独遗憾的是空虚地浪费了日子,没有书本让我得以纵情观览。

注释:

  • :指秋冬季节的霜,象征寒冷的天气。
  • 汉水:指汉江,水流较浅,反映出季节的变迁。
  • 朔风:北风,常带来寒冷的气候。
  • 炊黍:蒸煮的黍米,黍是谷物的一种,常用于制作食物。
  • :一种蒸器,通常用于蒸米或其他食物。
  • :指蔬菜。
  • 粗粝:形容粗糙、不精致的食物。
  • 惟恨虚捐日:感叹虚度光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抗金名将。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深受爱国情怀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作品风格多样,尤以豪放和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

《旅食》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正值他多次出征和漂泊的生活阶段。诗中反映了他在艰苦环境中仍能享受简单饮食的幸福感,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感慨。诗歌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思考。

诗歌鉴赏:

《旅食》是一首反映陆游晚年生活状态的诗。诗中,尽管面临严寒与艰苦,但他依然从简单的饮食中找到了安宁与快乐,展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霜馀汉水浅,野迥朔风寒”,描绘了一幅寒冷的秋冬景象,给人以清冷和孤寂的感受,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下来的“炊黍香浮甑,烹蔬绿映盘”则转向温暖的厨房场景,表现了食物的香气和色彩,形成鲜明对比。

在“心安失粗粝,味美出艰难”中,陆游通过对比,表达了生活虽艰难,但心中却因美味而感到安宁的情感。最后一句“惟恨虚捐日,无书得纵观”则流露出对虚度光阴的遗憾,强调了对精神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反思,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霜馀汉水浅:描绘寒冷的季节与水位的变化,暗示环境的恶劣。
    • 野迥朔风寒:展示辽阔的田野与刺骨的北风,进一步增强孤独感。
    • 炊黍香浮甑,烹蔬绿映盘:通过香味和色彩描绘温暖的居家场景,传达生活的美好。
    • 心安失粗粝:表达心境的安宁,尽管饮食简单却让人感到满足。
    • 味美出艰难:强调美味的来之不易,寓意生活的苦与乐。
    • 惟恨虚捐日,无书得纵观: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对知识和精神生活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比:寒冷与温暖、艰难与满足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情感冲击力。
    • 意象:霜、汉水、黍米、蔬菜等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丰富的生活画面。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简单的饮食体验反映生活的哲思,强调在艰难的环境中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同时也表现出对虚度光阴的反思与对知识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象征寒冷与孤独,代表外部环境的艰难。
  • 汉水:流动的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反映出生活的变化。
  • 炊黍:代表简单的生活,体现了平凡中的美好。
  • 蔬菜: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馈赠,传达出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水”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水位变化?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冬季
    D. 冬季

  2.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悲观
    B. 努力
    C. 乐观
    D. 无所谓

  3. “心安失粗粝”中的“粗粝”指的是什么? A. 精致的食物
    B. 粗糙的食物
    C. 新鲜的食材
    D. 丰盛的宴席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探讨生命与时间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对比陆游的《旅食》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但陆游更注重生活中的艰辛与乐趣,而王维则侧重于宁静与隐逸之美。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