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月夜前堂观月》
时间: 2025-01-25 23:29: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立秋月夜前堂观月
作者:范成大 〔宋代〕
箕踞绳床政自豪,
远游何暇续离骚。
萧森万竹秋逾瘦,
突兀双楠夜更高。
东郭风喧三鼓市,
西城石汹二江涛。
色尘声界如如现,
本自无禅不用逃。
白话文翻译
在绳床上悠然自得,心中自有一番得意;
远行的人哪有闲暇来续写离骚(屈原的《离骚》)呢?
秋天的竹林萧瑟而瘦弱,
高耸的双楠在夜色中更加挺拔。
东郭的风声喧闹,三更时分市上热闹不已;
西城的石头在江涛中咆哮。
色彩和声音的境界在此时此刻显现,
本来就没有禅意,何必去逃避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箕踞:指坐姿,像箕形一样,形容悠然自得。
- 绳床:用绳子编织的床,古代常用的卧具。
- 离骚:屈原的长篇抒情诗,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 萧森:形容秋天竹林的萧条景象。
- 突兀:高耸的样子。
- 东郭、西城:指特定的地理位置,可能代表城市的不同区域。
典故解析
- “离骚”: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续离骚”暗示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承接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景象,常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立秋之际,诗人可能是在某个秋夜静坐于堂前,观赏明月,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此时正值秋季,象征着收获与凋零,诗人便借月夜抒发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立秋月夜前堂观月》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象的诗,诗人在静谧的夜晚,感受着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哲理。开头两句以“箕踞绳床”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自我陶醉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远游何暇续离骚”,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向往,暗示了作诗的艰难与对历史文化的承接。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萧森万竹秋逾瘦,突兀双楠夜更高”展现了秋季竹林的萧瑟以及高耸的双楠,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秋天的肃杀之气。后四句则通过描绘东郭的喧闹和西城的波涛,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力量,形成了一种生动的音景。
最后两句“色尘声界如如现,本自无禅不用逃”则引发深思,诗人似乎在探讨存在的本质。无论外界的色彩与声音如何变化,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是最重要的。诗歌整体以深刻的哲思、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音韵,展现了范成大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箕踞绳床政自豪:诗人描述自己坐在床上,心中自得,表现出一种自我陶醉的状态。
- 远游何暇续离骚:远行的人没有闲暇来写诗,暗含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萧森万竹秋逾瘦:描绘秋天竹林的萧条,象征生命的无常。
- 突兀双楠夜更高:夜晚的双楠树显得更加挺拔,象征着坚韧与不屈。
- 东郭风喧三鼓市:描绘城市繁华的喧闹景象,反映社会的现实。
- 西城石汹二江涛:用波涛的描写增强音景的生动性,展现自然的力量。
- 色尘声界如如现:外在的色彩与声音显现出世界的真实。
- 本自无禅不用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暗示不必逃避外界的纷扰。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如“萧森万竹”与“突兀双楠”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东郭风喧”与“西城石汹”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悟,提倡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明亮与希望,代表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竹:象征坚韧与清高,反映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风:象征变化与动感,体现了外界的喧嚣。
- 江涛:象征力量与奔腾,代表着生活中的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离骚”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范成大 -
诗人描写的秋天竹林的状态是?
A. 繁茂
B. 萧条
C. 繁华
D. 静谧 -
“本自无禅不用逃”的意思是:
A. 外界纷扰
B. 内心宁静
C. 禅意深厚
D. 逃避现实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范成大的《立秋月夜前堂观月》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二者皆以月亮为主题,但范成大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范成大全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