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二首》

时间: 2024-09-19 22:10:07

朝三暮四昔尚童,逾七望八今成翁。

见佛未肯右肩袒,对客尝称左耳聋。

叩额有疏拜墀下,断腕无麻纳禁中。

自怜老病菁华竭,不及花枝岁岁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元二首
作者:刘克庄〔宋代〕

朝三暮四昔尚童,
逾七望八今成翁。
见佛未肯右肩袒,
对客尝称左耳聋。
叩额有疏拜墀下,
断腕无麻纳禁中。
自怜老病菁华竭,
不及花枝岁岁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感慨与自省。诗的开头提到自己年轻时的天真与无知,后来慢慢成长为一个年长的人。虽然我见过佛,却不愿意在他面前恭敬地袒露右肩,对客人时却总是自称左耳聋。叩谢时显得有些疏忽,拜佛时手无所依。即使断了手腕也没有人来关心我。自怜年老多病,虽然生命的光华已然消逝,却不及花枝年年依然鲜艳。

注释:

  • 朝三暮四:比喻反复无常,指做事不定,常变主意。
  • 昔尚童:指从前还是个小孩。
  • 逾七望八:形容年纪增长,七八岁时的憧憬。
  • 见佛未肯右肩袒:形容对佛教的敬畏与不屑。
  • 左耳聋:自谦之语,形容自己未能听见。
  • 叩额有疏:形容叩首不够恭敬。
  • 断腕无麻:比喻受伤后无人施救。
  • 菁华竭:形容青春已逝。
  • 岁岁红:指花朵每年都能绽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士杰,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变,常以豪放、沉郁的风格为主,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社会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年老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衰老的无奈,反映了其对人生和宗教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在《新元二首》中,通过生动的对比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衰老和时间流逝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用“朝三暮四”来隐喻自己年轻时的无知与不定,随后通过“逾七望八”说明年岁渐长,逐渐感受到生命的沉重。接下来的两句中,他以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佛教的敬畏与自我调侃,显示出他心中对信仰的复杂态度。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叩额有疏”与“断腕无麻”形象地表现出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助,感叹虽有信仰,但在生活中却难以得到真正的安慰与关怀。最后以“自怜老病菁华竭”来总结,显示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深切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使人深思,表现出诗人对时间、生命和信仰的追问与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三暮四昔尚童:回忆过去的天真无邪,形容自己年轻时的反复无常。
  2. 逾七望八今成翁: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叹自己已不再年轻。
  3. 见佛未肯右肩袒:对佛教的态度中既有敬畏又有不屑,反映内心的矛盾。
  4. 对客尝称左耳聋:表现出一种自嘲与无奈,暗示自己对外界的漠然。
  5. 叩额有疏拜墀下:表现出对宗教礼仪的敷衍,反映出内心的失落。
  6. 断腕无麻纳禁中:无人关心的孤独感,表现出人际关系的冷漠。
  7. 自怜老病菁华竭:自我怜悯,感叹青春的消逝与生命的无常。
  8. 不及花枝岁岁红:即使自身衰老,仍羡慕生命中其他事物的美丽与活力。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
  • 比喻:用“花枝”象征生命的美丽与活力,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通过“自怜”表达出诗人对自己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病痛的无奈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人感受到时间的珍贵与生命的脆弱。

意象分析:

  • 花枝: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美好,代表自然的活力与朝气。
  • :象征信仰与内心的追求,反映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 耳聋:表现出对外界的漠然与自我封闭,象征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朝三暮四”指什么? A. 年轻无知
    B. 老成持重
    C. 丰富多彩
    答案:A

  2. 诗人对佛教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完全信仰
    B. 有敬畏但不屑
    C. 漠不关心
    答案:B

  3. 诗中“断腕无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孤独的感叹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苏轼《赤壁赋》
  2.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同样描绘了人生感悟,李白的豪放与刘克庄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但两者都对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表达了深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以上内容为《新元二首》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