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卖花声_雪儿娇小歌》

时间: 2025-04-28 04:13:19

雪儿娇小歌《金缕》,老子婆娑倒玉壶,满身花影倩人扶。

昨宵不记,雕鞍归去,问今朝酒醒何处?

  碧桃红杏桃源路,绿水青山水墨图,杖头挑着酒胡芦。

行行觑着,山童分付,问前村酒家何处?

  红罗佩吐狮头玉,碧珥香衔凤口珠,风流相遇恨须臾。

梨花淡月,楼台如故,教吹箫玉人何处?

  云深不见南来羽,水远难寻北去鱼,两年不寄半行书。

危楼目断,云山无数,望天涯故人何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调 卖花声_雪儿娇小歌
作者: 徐再思 〔元代〕

雪儿娇小歌金缕,老子婆娑倒玉壶,满身花影倩人扶。
昨宵不记,雕鞍归去,问今朝酒醒何处?
碧桃红杏桃源路,绿水青山水墨图,杖头挑着酒胡芦。
行行觑着,山童分付,问前村酒家何处?
红罗佩吐狮头玉,碧珥香衔凤口珠,风流相遇恨须臾。
梨花淡月,楼台如故,教吹箫玉人何处?
云深不见南来羽,水远难寻北去鱼,两年不寄半行书。
危楼目断,云山无数,望天涯故人何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身穿金缕衣,舞姿优雅,宛如花影在轻柔的扶持下。昨晚的欢愉已经模糊,但今朝酒醒时却不知身处何地。诗人描述了桃花与杏花交相辉映的桃源之路,绿水青山如同水墨画般美丽,手中挑着酒葫芦。行走在路上,询问山童前村的酒家在哪里。女子佩戴红罗,玉饰华美,风流倜傥的相遇却恨时间短暂。梨花在淡月下静静开放,楼台依旧,吹箫的玉人又在何处?云深处看不见南方的飞鸟,远水难寻北方的游鱼,过去两年未曾寄出半行书。站在高楼上,目光所及是无数的云山,遥望天涯,故人又在何处呢?

注释

  • 娇小歌金缕:形容女子娇小可爱,衣着华丽。
  • 婆娑:形容舞姿轻盈。
  • 雕鞍:雕刻精美的马鞍,象征身份和地位。
  • 碧桃红杏:比喻春天的美丽景色。
  • 水墨图:形容山水如画,具有艺术感。
  • 红罗佩:指美丽的装饰品。
  • 梨花淡月:描绘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典故解析

  • 桃源:出自《桃花源记》,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
  • 水墨图:借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象,传达一种恬静的美感。
  • 危楼目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渴望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再思(1297-1370),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爱情与人生,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词作寄托个人情感,反映生活中的美好与失落,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清丽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篇以“雪儿娇小歌金缕”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婉约的氛围,女子的舞姿优雅,犹如花影摇曳,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通过“昨宵不记,雕鞍归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留恋,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不断出现的自然意象,如“碧桃红杏”、“绿水青山”,不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也象征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尤其是“杖头挑着酒胡芦”,传达出一种洒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在描绘女子的美丽时,诗人又不忘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风流相遇恨须臾”,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无情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孤独与无奈。诗人在“危楼目断”中展现出对远方的渴望,最终以“故人何处”作结,回归到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词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情感上的深邃,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儿娇小歌金缕:引入女子,娇小可爱,穿着华丽的衣服,暗示其身份与气质。
  2. 老子婆娑倒玉壶:男子醉酒,舞姿轻盈,暗示欢快的氛围。
  3. 满身花影倩人扶:女子如花般美丽,身边总有花影相伴,增添了灵动感。
  4. 昨宵不记,雕鞍归去:对昨晚欢愉时光的模糊记忆,表现时间的流逝。
  5. 问今朝酒醒何处:酒醒后对现实的迷茫与无奈。
  6. 碧桃红杏桃源路:美丽的桃花与杏花,象征理想的生活。
  7. 绿水青山水墨图:自然景色如同水墨画,传达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8. 杖头挑着酒胡芦: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
  9. 行行觑着,山童分付:在路上行走,询问山童,表现出一种游历的心态。
  10. 问前村酒家何处:渴望与朋友相聚的心情。
  11. 红罗佩吐狮头玉:描绘女子华丽的装饰品,体现其美丽。
  12. 碧珥香衔凤口珠:进一步渲染女子的美丽和高贵气质。
  13. 风流相遇恨须臾:感叹美好相遇的短暂。
  14. 梨花淡月,楼台如故: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楼台依旧,暗示时间的流逝。
  15. 教吹箫玉人何处:对那个吹箫的人的思念。
  16. 云深不见南来羽:看不见南方的鸟,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17. 水远难寻北去鱼:水流远去,难以找到北方的鱼,象征孤独与遥远。
  18. 两年不寄半行书: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时间的无情。
  19. 危楼目断,云山无数:在高楼上望去,云山重重,表达一种无尽的孤独感。
  20. 望天涯故人何处: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发出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满身花影”,将女子比作花,突出其美丽。
  • 拟人:通过对“梨花淡月”的描绘,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展现了人们在追求幸福与理想生活过程中的思索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儿:象征纯洁与美丽。
  • 金缕:代表华丽与高贵。
  • 碧桃红杏:春天的象征,寓意生机与希望。
  • 酒胡芦:象征自由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 梨花:象征美丽与清新。
  • 云山:象征遥远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雪儿”指代的是: A. 一种花
    B. 一位女子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品

  2. “碧桃红杏”这一句中,主要描绘的是: A. 颜色
    B. 季节
    C. 景色
    D. 人物

  3. “两年不寄半行书”反映了诗人的: A. 与故人的疏远
    B. 与女子的爱情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时间的珍惜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秦观《鹊桥仙》

诗词对比

  • 徐再思《雪儿娇小歌》李清照《如梦令》:两者均体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对生活的思考,徐再思更侧重于自然描绘和对故人的思念,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细腻感情。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元代词人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雪儿娇小歌《金缕》,老子婆娑倒玉壶,满身花影倩人扶。下一句是什么

昨宵不记,雕鞍上一句是什么

昨宵不记,雕鞍下一句是什么

归去,问今朝酒醒何处?上一句是什么

归去,问今朝酒醒何处?下一句是什么

碧桃红杏桃源路,绿水青山水墨图,杖头挑着酒胡芦。上一句是什么

碧桃红杏桃源路,绿水青山水墨图,杖头挑着酒胡芦。下一句是什么

行行觑着,山童分付,上一句是什么

行行觑着,山童分付,下一句是什么

问前村酒家何处?上一句是什么

问前村酒家何处?下一句是什么

红罗佩吐狮头玉,碧珥香衔凤口珠,风流相遇恨须臾。上一句是什么

红罗佩吐狮头玉,碧珥香衔凤口珠,风流相遇恨须臾。下一句是什么

梨花淡月,楼台如故,上一句是什么

梨花淡月,楼台如故,下一句是什么

教吹箫玉人何处?上一句是什么

教吹箫玉人何处?下一句是什么

云深不见南来羽,水远难寻北去鱼,两年不寄半行书。上一句是什么

雪儿娇小歌《金缕》,下一句是什么

老子婆娑倒玉壶,上一句是什么

老子婆娑倒玉壶,下一句是什么

满身花影倩人扶。上一句是什么

满身花影倩人扶。下一句是什么

昨宵不记,上一句是什么

昨宵不记,下一句是什么

雕鞍上一句是什么

雕鞍下一句是什么

归去,上一句是什么

归去,下一句是什么

问今朝酒醒何处?上一句是什么

问今朝酒醒何处?下一句是什么

碧桃红杏桃源路,上一句是什么

碧桃红杏桃源路,下一句是什么

绿水青山水墨图,上一句是什么

绿水青山水墨图,下一句是什么

杖头挑着酒胡芦。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