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清明日舟次吴门 其二
作者: 方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片片飞花更异乡,人家插柳抵愁长。
晴沙烟草几今古,春去春来燕子忙。
白话文翻译:
片片飞舞的花瓣仿佛来自异乡,
人们在家里插柳以抵御长久的愁苦。
晴朗的沙滩和烟草的景色,究竟有多少是古今的变迁?
春天走了又来,燕子依旧忙碌地飞来飞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片片:形容花瓣的数量和飘落的状态。
- 飞花:指飘落的花瓣,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时光流逝。
- 异乡:远离故乡的地方,通常带有思乡之情。
- 插柳:在清明节时,人们常在门前插柳,以驱邪避灾。
- 晴沙烟草:晴朗的沙滩与烟草,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的交融。
- 春去春来:春天的流逝与重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
- 燕子忙: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忙于筑巢和觅食。
典故解析:
- 插柳:源于清明节的习俗,插柳象征着祭祀和祈福,表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明,号双峰,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他的作品在清新自然的风格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明时节,正是踏青祭祖的传统节日,诗人在舟中游览吴门,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离乡的愁苦,因而创作了此诗。
诗歌鉴赏:
《清明日舟次吴门 其二》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流转的感慨。前两句“片片飞花更异乡,人家插柳抵愁长”中,飞舞的花瓣与异乡的情境相结合,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眷恋。插柳的习俗不仅是对清明节的呼应,更是对逝去亲人的追思,渗透着深厚的情感。后两句“晴沙烟草几今古,春去春来燕子忙”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更替,晴朗的沙滩与烟草代表了人间的安逸与生活的平淡,而春天的轮回则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希望。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片片飞花更异乡:飞舞的花瓣让人想起远方的故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人家插柳抵愁长:人们在家中插柳,以此来驱散心中的忧愁,显示出传统习俗在情感中的作用。
- 晴沙烟草几今古: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迁,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生活的稳定。
- 春去春来燕子忙:燕子的忙碌象征着春天的再次到来,也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花”比喻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愁苦。
- 拟人:燕子的忙碌赋予了生命以动感,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逝去亲人的追怀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体现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对自然轮回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花:象征离别与时间的流逝。
- 柳:象征生命的韧性与纪念。
- 燕子: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希望。
- 晴沙烟草:象征自然的恬静与生活的平淡,反映人们对自然的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片片飞花更异乡”中的“更”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D. 疲惫 -
清明节时插柳的习俗主要是为了:
A. 装饰
B. 祭祀和祈福
C. 娱乐
D. 旅游 -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着:
A. 离别
B. 生命的希望
C. 孤独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春天的感慨与人事变迁。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方岳的《清明日舟次吴门 其二》与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方岳更侧重于自然与时间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多地体现了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