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冠子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6:11:14意思解释
选冠子 其一
作者: 张景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嫩水挼蓝,遥堤映翠,半雨半烟桥畔。
鸣禽弄舌,蔓草萦心,偏称谢家池馆。
红粉墙头,柳摇金缕,纤柔舞腰低软。
被和风搭在阑干,终日绣帘谁卷。
春易老,细叶舒眉,轻花吐絮,渐觉绿阴垂暖。
章台系马,灞水维舟,追念凤城人远。
惆怅阳关故国,杯酒飘零,惹人肠断。
恨青青客舍,江头风笛,乱云空晚。
白话文翻译:
嫩水轻柔地挤压着蓝色,远处的堤岸映衬着翠绿,桥边半是细雨半是烟雾。
鸣叫的鸟儿在嬉戏,蔓延的草木萦绕着我的心,偏偏称赞谢家池馆的美丽。
红墙粉饰,柳树摇曳着金丝,轻柔的舞姿低头婀娜。
被和风轻轻搭在栏杆上,整日的绣帘却无人卷起。
春天容易逝去,细叶舒展着眉头,轻花吐放着絮状的花瓣,渐渐感受到绿荫的温暖。
在章台系马,灞水维舟,追忆那遥远的凤城人。
惆怅于阳关故国,杯酒飘零,令人肠断。
恨那青青的客舍,江边的风笛声,乱云笼罩着空旷的黄昏。
注释:
- 嫩水:清澈的水。
- 挼蓝:指水波轻轻拍打,似乎在搓揉蓝色的水面。
- 蔓草萦心:蔓延的草木缠绕心头,形象化表达思绪。
- 谢家池馆:指谢家(谢安之家)的池塘和馆舍,代指人间的美好地方。
- 章台:古代一个著名的地点,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女子或场景。
- 阳关:古代的一个重要关口,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景修,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曾任官职,诗风清新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与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选冠子 其一》写于春季,正当百花齐放之时。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故国、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选冠子 其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开篇以“嫩水挼蓝”描绘出清澈的水面,接着通过“遥堤映翠”展现出远处的青翠堤岸,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鸟鸣声和草木的缠绕,似乎都在诉说着一种柔情蜜意。然而,随着情绪的深入,诗人对“春易老”的感慨显得格外沉重,时光的流逝让人倍感惋惜。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章台系马”和“灞水维舟”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远方故人的追忆。阳关和杯酒的意象则又让人联想到离别的伤感,情感在此交织,令人心生惆怅。最后,诗人用“恨青青客舍,江头风笛”来表达对异乡生活的无奈与孤独,整首诗在美景中透出一丝悲凉,既有对春光的珍惜,也有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嫩水挼蓝:水波轻柔,像是在搓揉蓝色的水面,描绘出水的清澈和温柔。
- 遥堤映翠:远处堤岸的绿色映衬在水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鸣禽弄舌:鸟儿在枝头鸣叫,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蔓草萦心:草木的缠绕映射出诗人的思绪。
- 偏称谢家池馆:对谢家池馆的称赞,传达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 红粉墙头,柳摇金缕:描绘墙和柳树的美丽,展现出春天的繁华。
- 纤柔舞腰低软:形象化描绘女子的轻盈舞姿,增添诗的柔美。
- 被和风搭在阑干:和风轻拂,带来温柔的气息。
- 春易老:春天容易逝去,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章台系马:描绘古代美丽的场景。
- 灞水维舟:水面上的舟船,象征着追忆。
- 惆怅阳关故国:对故国情感的深切思念。
- 杯酒飘零:酒杯漂浮,象征着离别的伤感。
- 恨青青客舍:对异乡的惋惜,表达孤独之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嫩水挼蓝”比喻水的柔和。
- 拟人:如“鸣禽弄舌”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红粉墙头,柳摇金缕”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故国、故人的思念。诗意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嫩水:象征着生命的清新与活力。
- 红粉墙头:美好、温柔的环境象征。
- 柳树:象征柔情与思念。
- 阳关:古代离别的象征,带有伤感情怀。
- 江头风笛:孤独与惆怅的象征,表现诗人的内心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嫩水”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水
B. 浑浊的水
C. 冰冷的水
答案: A -
“阳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故乡
B. 离别
C. 春天
答案: B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珍惜
B. 无所谓
C. 厌恶
答案: A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意象》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张景修的《选冠子 其一》,领略其独特的诗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