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姚粹正月三日游山道中口占》
时间: 2025-01-11 10:07: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车马西郊踏晓光,
城隅一径绕羊肠。
泉流带雪添膏脉,
山色逢春变郁苍。
云外楼台晴挂影,
风前松桧远飘香。
仁祠久祷蒙嘉应,
预庆农畴岁袭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的西郊游玩时的景象。车马行驶在晨光中,一条小路蜿蜒环绕着城边的羊肠小道。泉水流淌,雪融化后滋润着大地,春天的山色变得更加苍翠。远处的楼台在晴空中投下影子,风中松树和柏树散发着悠远的香气。仁祠经过长期的祈祷得到了吉祥的回应,预示着农田的丰收和美好的兆头。
注释:
- 车马:指交通工具,这里指代诗人出行的交通。
- 羊肠:羊肠小道,形容道路狭窄曲折。
- 泉流:泉水流动的声音,常用来形容自然的生机。
- 膏脉:指滋润的水脉,表明泉水的滋润作用。
- 郁苍:形容山色青翠浓郁。
- 云外楼台:高耸的楼阁,隐喻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 仁祠:指仁德的庙宇,表示对神灵的崇敬与祈祷。
- 嘉应:美好的回应,通常指天神的庇佑。
- 农畴:指农田,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颂,字子美,号景初,北宋著名的诗人、科学家和政治家。他在诗词上有很高的造诣,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正月初三,正值春季,诗人借游山之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田丰收的美好祝愿。正月是中国传统佳节,诗人通过这首诗,表现了对新年生活的期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歌鉴赏:
苏颂的这首《次韵姚粹正月三日游山道中口占》以生动的自然景色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开篇通过“车马西郊踏晓光”一句,将读者引入一种清晨的宁静氛围,车马的移动与晨光相交织,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接下来的“城隅一径绕羊肠”,则通过“羊肠”这一形容,给人一种曲折而幽静的小路的印象,渗透出一种恬静的乡村气息。
整首诗中,泉水、山色、楼台、松香等意象相继出现,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展现出一种和谐而美好的自然景观。最后几句中,诗人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祈求丰收和吉祥,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苏颂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心灵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车马西郊踏晓光:描绘晨光下的行程,传递出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 城隅一径绕羊肠:小路蜿蜒,展现出乡村的幽静和宁谧。
- 泉流带雪添膏脉:泉水流动,象征生命的源泉,春天的滋润。
- 山色逢春变郁苍:春天带来生机,山色愈加青翠。
- 云外楼台晴挂影:高楼在晴空中,给人一种高远的理想。
- 风前松桧远飘香:松树和柏树的香气,体现自然的芬芳。
- 仁祠久祷蒙嘉应:长久的祈祷终于得到回应,象征着信仰的力量。
- 预庆农畴岁袭祥:预示着丰收与祥和,表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车马西郊”与“云外楼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意象交融:泉水、山色、香气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反映了人们对丰收与幸福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车马:象征出行与生活的节奏。
- 泉流:生命的源泉,象征自然的生机。
- 山色: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生长。
- 楼台: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仁祠:信仰的象征,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羊肠”指的是什么类型的道路? a) 宽阔的马路
b) 曲折狭窄的小路
c) 高山的石道
d) 河边的小道 -
填空题:诗句“泉流带雪添膏脉”中的“膏脉”指的是__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仁祠”是指一种自然现象。 (对/错)
答案:
- b) 曲折狭窄的小路
- 水脉或滋润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
- 李白的《庐山谣》:通过描写山水展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苏颂的作品相比,前者侧重于哲理的思考,后者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两者都是宋代诗词的代表,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