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柳·急急回头》
时间: 2025-01-11 07:45:41意思解释
山亭柳·急急回头
作者: 王哲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急急回头。得得因由。物物更不追求。见见分明把个,般般打破优游。净净自然莹彻,清清至是真修。妙妙中间通出入,玄玄里面细寻搜。了了达冥幽。稳稳拈银棹,惺惺驾大法神舟。速速去超彼岸。灵灵现住瀛。
白话文翻译:
急忙回头,得到了因由。对于万物没有再去追求。清晰地看清一切,把所有的优游打破。纯净自然,光辉透彻,清澈的才是真正的修行。微妙的地方能够自由出入,深邃之中细细探寻。明白了幽暗的奥秘。稳稳地握着银色的船桨,清醒地驾驭着大法的神舟。迅速地超越彼岸,灵动地在瀛洲显现。
注释:
- 急急回头:形容快速回转,转变视角。
- 得得因由:得到的理由或原因。
- 物物更不追求:对于万物的追求已经停止。
- 见见分明:看得清楚明白。
- 优游:指轻松自在的状态。
- 净净自然莹彻:形容纯净而自然的状态。
- 妙妙:指微妙而巧妙的境界。
- 冥幽:深邃而幽暗的地方。
- 稳稳拈银棹:稳稳地握住银色的桨。
- 驾大法神舟:驾驭着法的舟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见长。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态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山亭柳·急急回头》创作于元代,正值文人对人生、自然、修行的深入思考之际,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外部物质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意象,展示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观。开头的“急急回头”,使人联想到对过去的反思与回归,带有一种急迫感;随后,“物物更不追求”则表明诗人对物质的放下,追求精神的自由。诗中反复出现的“见见分明”、“净净自然”等词汇,强调了对内心真实状态的探索与领悟。
诗的后半部分,借助“稳稳拈银棹”和“惺惺驾大法神舟”这样的意象,描绘出一种从容不迫的修行状态。这里的“银棹”象征着修行的工具,而“大法神舟”则代表着追求真理的道路。最后,诗人在“速速去超彼岸”的呼唤中,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勇敢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都有着丰富的层次,既有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也有对内心深处的细腻探寻,呈现出一种禅意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急急回头:强调一种紧迫感,似乎在追求某种真理或状态的转变。
- 得得因由:指明了追求的理由,体现了思考的深度。
- 物物更不追求:表达对世俗事物的放下,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 见见分明把个:强调了清晰的认知。
- 般般打破优游:意在破除轻松自得的状态,追求更深的内涵。
- 净净自然莹彻:表示一种纯净自然的境界。
- 清清至是真修:强调真正的修行应是清澈明了的。
- 妙妙中间通出入:体现了微妙的道理,能够自由进出。
- 玄玄里面细寻搜:对深邃事物的细致探讨。
- 了了达冥幽:对深奥之理的理解。
- 稳稳拈银棹:稳重地掌控方向。
- 惺惺驾大法神舟:清醒地驾驭着追求真理的船只。
- 速速去超彼岸:呼唤快速前往理想的境界。
- 灵灵现住瀛:展现出一种自在、灵动的存在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行比作驾船,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指引。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反复:通过重复强调某些词汇,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人的内心修行与超脱,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真理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回头:象征反思与回归。
- 因由:代表追求的理由。
- 银棹:象征修行的工具。
- 大法神舟:代表追求真理的道路。
- 彼岸:象征理想的境界。
- 瀛洲:代表一种理想的、超脱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急急回头”的含义是? A. 回忆过去
B. 反思自身状况
C. 追求物质
D. 享受生活 -
诗中提到的“稳稳拈银棹”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内心的修行与掌控
C. 朋友之间的关系
D. 旅游的快乐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庐山谣》 李白
诗词对比:
王哲的《山亭柳·急急回头》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在探讨内心的思考与追求,但王哲更侧重于对修行的深入探讨,而李白则是对思乡之情的描述。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哲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诗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