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时间: 2025-01-25 23:06: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鼓子花明白石岸,
桃枝竹覆翠岚溪。
分明似对天台洞,
应厌顽仙不肯迷。
绝壑只怜白羽傲,
穷溪唯觉锦鳞痴。
更深尚有通樵处,
或是秦人未可知。
高下不惊红翡翠,
浅深还碍白蔷薇。
船头系个松根上,
欲待逢仙不拟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寺西小溪旁的美丽景色。岸边的鼓子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桃树和竹子掩映着翠绿的溪水。溪水清澈,仿佛与天台山的洞穴相映成趣,似乎是对那些沉迷于世俗的顽仙表示厌倦。深渊中只怜白色的羽毛傲然挺立,溪水中只觉锦鳞在嬉戏。更深的地方还有通往樵夫的路径,或许是秦人所不了解的。高低的地方不惊动红色的翡翠,浅深的地方也不妨碍白色的蔷薇。船头系在松根上,期待能遇见仙人,却不想返回尘世。
注释:
- 鼓子花:一种花,常开于水边,象征清雅。
- 白石岸:白色的石头构成的河岸,衬托出溪水的清澈。
- 天台洞:指天台山的洞穴,寓意高远、清幽的境界。
- 顽仙:指沉迷于世俗之事的仙人。
- 白羽:可能指仙禽,象征自由与高洁。
- 锦鳞:锦鲤,象征灵动与生机。
- 通樵处:指通往砍柴人的小路,隐含人间烟火气。
- 秦人:指古代秦国的人,寓意历史的久远与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梦得,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883年。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创作于唐代,正值皮日休晚年,此时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的闲适生活与对自然的热爱。虎丘寺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诗人在此游玩,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描写了溪边的花草树木,展现出一种明亮而生机勃勃的画面。作者用“鼓子花明白石岸,桃枝竹覆翠岚溪”开篇,描绘出一个幽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接着,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态度结合,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在“应厌顽仙不肯迷”一句中,诗人借用仙人形象,表达了对沉迷于世俗的人的不屑。
诗中进一步描绘了溪水和鱼类的互动,展示了自然的生机与灵动。尤其是“穷溪唯觉锦鳞痴”,不仅传达了对溪水中生物的欣赏,也暗示了人对自然的眷恋。
最后,诗人以“欲待逢仙不拟归”结束,表达了期望与自由的愿望,似乎在呼唤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鼓子花明白石岸:描绘了溪边生长的鼓子花与白色石头的结合,展现出清新的环境。
- 桃枝竹覆翠岚溪:桃树和竹子交错覆盖,形成了一个翠绿的溪水景象。
- 分明似对天台洞:溪水清澈,景象如同天台的洞穴,暗示着幽静与深邃。
- 应厌顽仙不肯迷:表达了对那些沉迷于世俗的仙人的不屑。
- 绝壑只怜白羽傲:在深渊中,只有白色羽毛的仙禽显得高洁。
- 穷溪唯觉锦鳞痴:在狭窄的溪水中,鱼类的活泼显得愈发可爱。
- 更深尚有通樵处:溪水更深的地方还有通往砍柴人的小路。
- 或是秦人未可知:此地的景象或许是秦国的人们所不知道的。
- 高下不惊红翡翠:不同高度的地方不会惊动红色的翡翠鸟。
- 浅深还碍白蔷薇:溪水的深浅并不妨碍白色蔷薇的生长。
- 船头系个松根上:船头系在松根上,暗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 欲待逢仙不拟归:期待能遇见仙人,却又不想回到现实中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态度相结合,通过“顽仙”比喻世俗人。
- 拟人:描绘自然景物时,赋予其情感和灵动,如“锦鳞痴”。
- 对仗:如“高下不惊红翡翠,浅深还碍白蔷薇”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淡漠,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清新脱俗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鼓子花:象征清雅与生命力。
- 白石岸:代表清澈与宁静。
- 锦鳞:象征灵动与活力。
- 樵夫:隐喻人间的烟火气与生活的乐趣。
- 仙人: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与超脱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绝壑只怜白羽傲”中的“白羽”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羽毛
B. 白色的鸟
C. 白色的花
D. 白色的石头 -
诗中的“通樵处”指的是? A. 通往山顶的路
B. 通往砍柴人的小路
C. 通往仙人的地方
D. 通往城镇的路 -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A. 渴望
B. 厌倦
C. 向往
D. 忘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隐逸的生活情怀。
- 李白《庐山谣》:也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对比:
- 皮日休与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写自然,但皮日休更注重细腻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往往融入哲学思考与更深的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诗词大会》相关资料
- 皮日休的生平与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