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成观北亭用何逸林韵》

时间: 2025-01-27 04:11:06

最爱云山满目前,更怜亭榭俯清川。

草深林蔼迷樵径,花落岩霏点客船。

碧涧金芝新出地,丹崖石穴旧通天。

神仙应在楼头上,翠羽霓旌下日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最爱云山满目前,更怜亭榭俯清川。
草深林蔼迷樵径,花落岩霏点客船。
碧涧金芝新出地,丹崖石穴旧通天。
神仙应在楼头上,翠羽霓旌下日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描绘了眼前云山的美景,更加怜惜那俯视清澈河流的亭台楼阁。林中草木茂盛,迷失了樵夫的小径,花瓣飘落在岩石上,点缀着客船。碧绿的涧水中,金芝在新生的土地上生长,丹红的崖石和洞穴则是通往天界的古老路径。诗人想象神仙栖息在楼顶,身披翠羽,手持霓旌,在日边翩翩起舞。

注释:

  • 云山: 指的是高耸的山峰,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色的壮丽。
  • 亭榭: 指小亭和楼阁,古代园林建筑。
  • 清川: 清澈的河流,象征着纯净。
  • 樵径: 砍柴人的小路。
  • 岩霏: 指岩石上飘落的花瓣,霏代表轻薄的样子。
  • 金芝: 传说中的灵草,象征着吉祥和长生。
  • 丹崖: 红色的山崖,常与宝物和仙境相关。
  • 神仙: 传说中长生不死的超人类,通常与道教文化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坦庵,元代诗人、政治家。他以诗词和散文闻名,尤其擅长于山水田园诗。刘基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代中,经历了许多政治变迁,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借助自然的美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人世纷扰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开篇就以“最爱”二字引入,显示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情厚谊。接着通过“亭榭俯清川”表达了对生活中宁静、美好事物的珍惜。从“草深林蔼迷樵径”可以看出,诗人不仅观察到自然的美,也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在“碧涧金芝新出地,丹崖石穴旧通天”中,诗人将自然与神秘的仙境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诗的最后一句“神仙应在楼头上,翠羽霓旌下日边”更是把自然美景与神话世界相融合,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心灵自由的追求,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最爱云山满目前: 开头表明诗人对眼前云山的喜爱。
  2. 更怜亭榭俯清川: 进一步表达对亭台楼阁的怜惜。
  3. 草深林蔼迷樵径: 描述草深林密,樵夫的小路被迷失的景象。
  4. 花落岩霏点客船: 花瓣落在岩石上,点缀着过客的船只。
  5. 碧涧金芝新出地: 细致描绘了新生的金芝出现在碧绿的涧水旁。
  6. 丹崖石穴旧通天: 提到古老的洞穴,象征着通向神秘的天界。
  7. 神仙应在楼头上: 诗人想象神仙栖息在楼头。
  8. 翠羽霓旌下日边: 描绘神仙在日边翩翩起舞的美好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 “神仙应在楼头上”暗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拟人: “花落岩霏”将花瓣拟人化,增添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各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超然境界的憧憬,传达出一种向往恬静与和谐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山: 象征着高远和理想。
  • 亭榭: 代表宁静的生活空间。
  • 清川: 体现了自然的纯净。
  • 金芝: 代表着长生不死的理想。
  • 丹崖: 象征着美好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亭榭”主要指什么?

    • A. 山峰
    • B. 小亭和楼阁
    • C. 河流
    • D. 森林
  2. 诗中的“碧涧金芝”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生命的凋零
    • C. 自然的美丽
    • D. 人生的烦恼
  3. 诗人想象神仙在哪里?

    • A. 山顶
    • B. 河边
    • C. 楼头
    • D. 森林

答案: 1-B, 2-A,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更强调孤独与宁静的生活;而刘基的《妙成观北亭用何逸林韵》则更加向往超然的理想生活,表现出对神秘世界的向往。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境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唐诗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