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嶂》

时间: 2025-01-11 19:47:20

益遣归心快,愁霖喜乍晴。

树阴迎马合,波影照人清。

不见云山路,时闻樵斧声。

暮云偏有意,相伴隔溪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叠嶂 刘子翚 〔宋代〕 益遣归心快,愁霖喜乍晴。 树阴迎马合,波影照人清。 不见云山路,时闻樵斧声。 暮云偏有意,相伴隔溪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喜悦心情。诗中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树荫下马儿聚集,水波清澈映照着人影。虽然看不见通往云山的道路,但时常能听到樵夫的斧声。傍晚的云彩似乎有意陪伴,隔着溪流与诗人同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益遣:更加派遣,这里指更加促使。
  • 归心:归乡的心情。
  • 愁霖:连绵不断的雨,这里指长时间的雨。
  • 乍晴:突然放晴。
  • 树阴:树下的阴影。
  • 迎马合:马儿聚集在树荫下。
  • 波影:水波的倒影。
  • 云山路:通往云山的道路。
  • 樵斧声:樵夫砍柴的声音。
  • 暮云:傍晚的云彩。
  • 偏有意:似乎有意。
  • 隔溪行:隔着溪流同行。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自然景色和归乡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约1080-1140),字彦冲,号屏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归隐之情。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归乡途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归途中的喜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归乡途中,经历了长时间的雨天后,突然放晴,心情愉悦,遂作此诗以表达归乡的喜悦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归乡途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情。首句“益遣归心快,愁霖喜乍晴”直接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喜悦和雨后天晴的愉快心情。中间两句“树阴迎马合,波影照人清”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归途中的宁静和美好。后两句“不见云山路,时闻樵斧声”和“暮云偏有意,相伴隔溪行”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归乡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益遣归心快,愁霖喜乍晴”:诗人归乡的心情更加迫切,长时间的雨天突然放晴,使他感到喜悦。
  2. “树阴迎马合,波影照人清”:树荫下马儿聚集,水波清澈映照着人影,展现了归途中的宁静和美好。
  3. “不见云山路,时闻樵斧声”:虽然看不见通往云山的道路,但时常能听到樵夫的斧声,增添了归途的宁静感。
  4. “暮云偏有意,相伴隔溪行”:傍晚的云彩似乎有意陪伴,隔着溪流与诗人同行,营造了一种温馨的归乡氛围。

修辞手法:

  • 拟人:“暮云偏有意”,将暮云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和意识。
  • 对仗:“树阴迎马合,波影照人清”,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归乡的喜悦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通过描绘归途中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途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阴:象征宁静和庇护。
  • 波影:象征清澈和美好。
  • 樵斧声:象征宁静和田园生活。
  • 暮云:象征温馨和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愁霖喜乍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愁 B. 喜悦 C. 平静 D. 悲伤 答案:B

  2. “树阴迎马合”中的“迎马合”是什么意思? A. 马儿聚集 B. 马儿奔跑 C. 马儿休息 D. 马儿分散 答案:A

  3. “暮云偏有意”中的“偏有意”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与刘子翚的诗风相近。
  • 杜甫《春望》: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刘子翚的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刘子翚《叠嶂》: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山居的宁静和超脱,而刘子翚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归乡的喜悦和温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刘子翚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