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采桑子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原文展示:
芦鞭坠遍杨花陌,晚见珍珍。疑是朝云。来作高唐梦里人。
应怜醉落楼中帽,长带歌尘。试拂香茵。留解金鞍睡过春。
白话文翻译:
在杨花飞舞的道路上,芦苇的鞭子随风摇曳,傍晚我看见那珍珠般的美丽,仿佛是朝霞中的云彩,来做高唐梦中的那个人。
应该怜惜那醉倒在楼中的人的帽子,长长的带子沾染了歌声的尘埃。试着轻轻拂去香喷喷的草地,留下金鞍,任凭春天在梦中沉睡。
注释:
- 芦鞭: 指芦苇的枝条,形容随风摇曳的样子。
- 杨花: 指杨树的花絮,象征着春天的景象。
- 珍珍: 形容美好而珍贵的事物。
- 高唐梦: 引用《高唐梦》,出自《离骚》,形容梦中的美好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7年-1051年),字余之,号惭愧,北宋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词多描写爱情、离别和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之时。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采桑子》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充满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场景。首句“芦鞭坠遍杨花陌”,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田园景象,既有自然的生机,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接下来的“晚见珍珍”则引入了一种朦胧的浪漫气息,似乎在暗示着某种难以捉摸的情感。
词中还有“疑是朝云”,这句不仅呼应了前面的美好景象,也在时空上产生了交错的感觉,令读者感受到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交融。整首词的情感在“醉落楼中帽”处达到高潮,体现出对失落与怀念的感叹。最后一句“留解金鞍睡过春”则是一个经典的意象,暗示着春天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给人以无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芦鞭坠遍杨花陌”:描绘春日的景象,芦苇与杨花交相辉映,生机盎然。
- “晚见珍珍”:在傍晚时分,看见了美丽的事物,暗示着内心的渴望。
- “疑是朝云”:梦幻般的感觉,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界限。
- “来作高唐梦里人”:梦中理想的追求,带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应怜醉落楼中帽”:表现出一种对失落与孤独的怜惜。
- “长带歌尘”:沾染了歌声的尘埃,传达出过去的欢乐与忧伤。
- “试拂香茵”:轻拂草地,象征着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留解金鞍睡过春”:金鞍的意象,暗喻着春天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对比: 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 描绘自然景物时的情感投射,使其更具生动性。
- 象征: 金鞍象征着繁华与春天的流逝,增添了沉重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本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春天和生活的感慨,情感丰富,意象生动,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鞭: 象征柔软与生机,描绘春日的自然风光。
- 杨花: 代表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
- 梦: 代表追求与渴望,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 金鞍: 象征繁华与短暂,暗示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芦鞭”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芦苇的枝条
- c) 一种花
- 答案: b
-
“高唐梦”出自哪一部作品?
- a) 《离骚》
- b) 《红楼梦》
- c) 《诗经》
- 答案: a
-
词中“留解金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财富的渴望
- b) 对春天流逝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失落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晏几道与李清照的词风有相似之处,均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但李清照的词更显忧伤,晏几道则多了几分柔美与梦幻。
参考资料:
- 《中国词学》 - 词人及其作品分析
- 《宋代文学概论》 - 研究宋代文学及其背景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采桑子》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