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首犹清和(一作张聿诗)》

时间: 2025-01-11 19:59:21

早夏宜初景,和光起禁城。

祝融将御节,炎帝启朱明。

日送残花晚,风过御苑清。

郊原浮麦气,池沼发荷英。

树影临山动,禽飞入汉轻。

幸逢尧禹化,全胜谷中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夏宜初景,和光起禁城。
祝融将御节,炎帝启朱明。
日送残花晚,风过御苑清。
郊原浮麦气,池沼发荷英。
树影临山动,禽飞入汉轻。
幸逢尧禹化,全胜谷中情。

白话文翻译

初夏的景色很好,和煦的阳光照耀着禁城。
祝融(火神)即将主持节气,炎帝(古代神话中的农神)开启了光明的日子。
夕阳下,残花随风飘落,清风吹过御苑,令人心旷神怡。
乡郊的麦香弥漫,池塘里荷花绽放着英姿。
树影在山间摇曳,鸟儿轻盈地飞入汉水之上。
有幸遇到尧舜的治化,真是胜过谷中的情感。

注释

  •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象征着太阳的光辉和强烈的热情。
  • 炎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农神,被视为农业和人类文明的奠基者。
  • 御苑:古代皇帝的花园。
  • 尧禹:尧和禹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贤君,象征着德治和治理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逢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创作于初夏,正值气候转暖、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夏首犹清和》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夏季的生机与美好。开头几句描绘了初夏的宜人景色,结合了阳光、花朵与清风,营造出一种温暖和谐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祝融和炎帝的引入,进一步深化了对季节变化的感悟,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

在夕阳的映衬下,残花与清风交织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同时又带有宁静的美感。之后,诗人转向乡郊的麦香与池塘的荷花,展现出另一种自然的生机。树影摇曳与鸟儿飞舞的场景,传达出自由与轻松的气息,仿佛呼应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将诗歌主题提升至政治与理想的层面,表达了诗人对尧舜治国理政的向往,认为理想的社会应当如同这初夏的清和,充满生机与和谐。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夏宜初景:描绘初夏的美好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和舒适的感觉。
  • 和光起禁城:和煦的阳光照耀着皇城,展示了皇权的光辉与自然的和谐。
  • 祝融将御节,炎帝启朱明:引入古代神话人物,象征着夏季的到来与光明的开启。
  • 日送残花晚,风过御苑清:描绘夕阳西下,花瓣随风飘落,展现出时间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郊原浮麦气,池沼发荷英:乡间的麦香与池塘的荷花,表现出乡村的丰收与生机。
  • 树影临山动,禽飞入汉轻:树影晃动,鸟儿轻盈飞舞,渲染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气息。
  • 幸逢尧禹化,全胜谷中情: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希望社会如同自然般和谐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送残花晚,风过御苑清”,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文理想结合,展现出诗人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美景与对理想治国的向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初夏:象征生机与希望。
  • 祝融、炎帝:引申出自然的法则与人文理想的结合。
  • 残花、荷英:分别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祝融”是谁的象征?
    • A. 水神
    • B. 火神
    • C. 风神
  2. 诗中“日送残花晚”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哀愁
    • C. 平静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对什么的向往?
    • A. 自然美景
    • B. 理想社会
    • C. 个人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黎逢的《夏首犹清和》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理想社会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抒发个人的思乡之情,二者在主题与情感上各有千秋,却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水平与丰富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