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屠存博教授溧水》

时间: 2025-01-11 15:07:35

直道方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

子龙有屋犹黄壤,老郑无氈漫冷官。

一片湖光清客署,三州鼎足屹书坛。

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屠存博教授溧水
牟巘五 〔宋代〕
直道方心古所难,
任渠俗眼笑儒冠。
子龙有屋犹黄壤,
老郑无氈漫冷官。
一片湖光清客署,
三州鼎足屹书坛。
只应翠绿迎人意,
岁月功名正好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屠存博教授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做一个真诚的人在古代是多么不容易,任凭世俗的眼光对儒生的嘲笑。即使是诸葛亮的家也依然是黄土,郑老的氈笠也无法遮挡寒冷的官场。一片湖光倒映在客人所住的房舍,三州的书坛如同鼎足般稳固。这里的翠绿自然应该迎合人们的心意,岁月与功名也正好让人欣赏。

注释:

  • 直道:指真诚的道理。
  • 方心:指志向坚定。
  • 俗眼:指世俗的眼光。
  • 儒冠:指儒生的帽子,象征儒家文化。
  • 子龙: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子龙。
  • 黄壤:黄土,象征贫穷。
  • 老郑:指郑玄,汉代著名的儒学家。
  • :指氈笠,古时用以遮风挡雨的帽子。
  • 湖光:湖面的光景,象征美好的环境。
  • 三州鼎足:指书坛的盛况,三州代表三个地区的书法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牟巘五是宋代的诗人,他的诗风多以慷慨激昂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著称。通过对人情世故的观察,展现出对儒家理念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屠存博教授之际,表达了对其学术造诣的认可和对其未来的祝福,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人以个人情感为背景,反映出对儒生理想与现实人生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前四句通过描绘古代思想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屠教授的敬仰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中提到“任渠俗眼笑儒冠”,不仅指责社会对儒生的不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坚定信仰。而“子龙有屋犹黄壤,老郑无氈漫冷官”,则通过历史人物的生活处境,揭示出即使是德才兼备的士人也难以逃脱困境的现实。

后半部分的意象描绘则显得更加明亮,湖光和三州鼎足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理想的希望。诗的结尾“岁月功名正好看”更是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

整首诗不仅包含了对个人的送别,更深刻反映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切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直道方心古所难:真诚的道理和坚定的心志在古代是十分难得的。
  2. 任渠俗眼笑儒冠:即使在世俗的眼中被嘲笑,儒生的身份依旧值得尊重。
  3. 子龙有屋犹黄壤:诸葛亮虽有名望,生活依然贫困,象征着士人的艰辛。
  4. 老郑无氈漫冷官:郑玄即使没有遮挡,也难以抵御官场的寒冷,体现出士人的无奈。
  5. 一片湖光清客署:湖面的美景照耀着客人所住的地方,象征着理想的环境。
  6. 三州鼎足屹书坛:三州的书法家共同支撑着书坛,象征着文化的繁荣。
  7. 只应翠绿迎人意:美好的自然景色应当迎合人的心愿。
  8. 岁月功名正好看:时间与名利的价值在于真正的欣赏与体悟。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
  • 意象:湖光、书坛的描绘,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
  • 比喻:通过历史人物比喻士人的困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屠存博教授的敬意,反映了士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同时展现了对文化传承与自然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湖光:象征着清澈与理想的环境,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三州鼎足:代表着文化的繁荣与士人之间的团结。
  • 儒冠:象征儒家文化与士人的身份,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屠存博教授的赞美
    B.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C. 对自然美的赞美
    D. 以上皆是

  2. “子龙有屋犹黄壤”中的“子龙”指的是谁? A. 曹操
    B. 诸葛亮
    C. 孟子
    D. 老子

  3.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基调? A. 失落与悲伤
    B. 积极向上
    C. 绝望与无奈
    D. 疲惫与消沉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by 王维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牟巘五的《送屠存博教授溧水》与王维的《赠友人》,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但牟巘五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而王维则着重于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文学史》
  • 《唐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