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偶书寄致宏》
时间: 2025-01-26 01:45: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春偶书寄致宏 张嵲 〔宋代〕 二年憔悴向庸城,又见椒花倏自惊。 孤客殊方怀土意,故人绝塞未归情。 此生竟被儒冠误,他日终图后世名。 平野春来堪细履,何时与子杖藜行。
白话文翻译: 这两年在庸城过得憔悴,又看到椒花突然感到惊讶。 孤独的旅人在异乡怀念故土,老朋友在边塞还未归来。 这一生竟然被儒生的帽子所误,将来终究要图谋后世的名声。 春天的平原可以细细行走,何时能与你一起拄着藜杖行走。
注释:
- 庸城:指作者所在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平凡或不繁华的城市。
- 椒花:一种植物,这里可能象征着新春的到来。
- 孤客:孤独的旅人,指作者自己。
- 殊方:异乡,指作者所在的地方不是他的故乡。
-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儒生的身份或生活。
- 细履:细细行走,指在春天的大地上漫步。
- 杖藜:拄着藜杖,一种行走时的辅助工具。
诗词背景: 张嵲是宋代诗人,其生平不详。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新春时节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透露出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新春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首联通过“二年憔悴”和“椒花倏自惊”描绘了作者在庸城的艰辛生活和对新春的惊讶。颔联和颈联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规划,表达了作者对儒生生活的失望和对后世名声的追求。尾联则以春天的平原为背景,期待与友人共游,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二年憔悴”和“椒花倏自惊”描绘了作者在庸城的艰辛生活和对新春的惊讶。
- 颔联: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孤客殊方怀土意”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 颈联:表达了作者对儒生生活的失望和对后世名声的追求,“此生竟被儒冠误,他日终图后世名”。
- 尾联:以春天的平原为背景,期待与友人共游,“平野春来堪细履,何时与子杖藜行”。
修辞手法:
- 比喻:“椒花倏自惊”中的“椒花”比喻新春的到来。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孤客殊方”与“故人绝塞”。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新春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 椒花:象征新春的到来,带来新的希望和惊讶。
- 孤客:象征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 儒冠:象征儒生的身份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失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庸城”指的是什么? A. 作者的故乡 B. 作者所在的地方 C. 一个繁华的城市 D. 一个边塞城市 答案:B
-
诗中的“椒花”象征什么? A. 新春的到来 B. 作者的孤独 C. 作者的惊讶 D. 作者的故乡 答案:A
-
诗中的“儒冠”象征什么? A. 作者的身份 B. 作者的生活 C. 作者的失望 D. 作者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元日》:同样以新春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对比:
- 张嵲的《新春偶书寄致宏》与王安石的《元日》:两首诗都以新春为背景,但张嵲的诗更多表达了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表达了新年的喜庆和对未来的憧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研究》:对宋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包括张嵲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