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越岭头山鹧鸪,传是当时守贞女。化为飞鸟怨何人,犹有啼声带蛮语。
白话文翻译: 在南越的山岭上,有一种山鹧鸪,传说它们是由当时的守贞女子所化。这些飞鸟似乎在怨恨着什么人,它们的啼声中还带着南越地区的方言。
注释:
- 南越:古代地名,今广东、广西一带。
- 山鹧鸪:一种鸟类,这里可能指某种特定的鸟。
- 守贞女:坚守贞操的女子。
- 化为飞鸟:传说中的变化,指女子死后化作鸟。
- 怨何人:怨恨谁。
- 蛮语: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称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物和民间传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民间传说,通过山鹧鸪的形象来表达对守贞女子的同情和哀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南方风土人情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个传说故事,将山鹧鸪与守贞女子的形象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神秘而哀婉的氛围。诗中“化为飞鸟怨何人”一句,既表达了女子死后的哀怨,也暗示了她们对生前遭遇的不满。而“犹有啼声带蛮语”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异域风情和悲凉感。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民间色彩和地方特色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越岭头山鹧鸪”:开篇点明地点和对象,南越的山岭上的山鹧鸪。
- “传是当时守贞女”:引入传说,这些山鹧鸪是由守贞女子所化。
- “化为飞鸟怨何人”:描述女子化作鸟后的情感状态,似乎在怨恨着什么。
- “犹有啼声带蛮语”:强调这种鸟的啼声中带有南越地区的方言,增加了诗的地方色彩。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山鹧鸪赋予人的情感,如“怨何人”。
- 象征:山鹧鸪象征着守贞女子,通过这种象征表达了对她们的同情和哀悼。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守贞女子的哀悼和同情,通过山鹧鸪的传说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女子生前遭遇的同情和对她们死后化作鸟的哀婉之情。
意象分析:
- 山鹧鸪: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象征着守贞女子,同时也代表了南越地区的特色。
- 啼声带蛮语:这一意象增加了诗的地方色彩,同时也加深了诗的悲凉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山鹧鸪”传说是由什么人所化? A. 守贞女 B. 战士 C. 巫师 D. 商人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蛮语”是指什么? A. 北方方言 B. 南方方言 C. 外国语言 D. 古代官话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越女词》:描写越地女子的诗作,与徐凝的这首诗在题材上相近。
诗词对比:
- 李白《越女词》与徐凝《山鹧鸪词》:两者都涉及南方地区的女子形象,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风情,而徐凝的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了哀婉和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了解诗中涉及的民间传说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