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一)》
时间: 2025-01-11 14:23:26
夫传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
以不载于本集而出于小说,或疑其非是。
今观其词,自非大手笔孰能与于此。
至今士大夫极谈幽玄,访奇述异,无不举此以为美话。
至于娼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
惜乎不被之以音律,故不能播之声乐,形之管弦。
好事君子极饮肆欢之际,愿欲一听其说,或举其末而忘其本,或纪其略而不及终其篇,此吾曹之所共恨者也。
今于暇日,详观其文,略其烦亵,分之为十章。
每章之下,属之以词。
或全摭其文,或止取其意。
又别为一曲,载之传前,先叙前篇之义。
调曰商调,曲名蝶恋花。
句句言情,篇篇见意。
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
丽质仙娥生月殿。
谪向人间,未免凡情乱。
宋玉墙东流美盼。
乱花深处曾相见。
密意浓欢方有便。
不奈浮名,旋遣轻分散。
最恨多才情太浅。
等闲不念离人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一)》
作者:赵令 〔宋代〕
(原文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内容反映了传奇故事的美丽与复杂,尽管它未被收录在本集之中,但它源于小说,可能会让人怀疑其真实性。细读其词,若非大手笔,谁能与之相比?至今,士大夫们谈论深奥的意境,追寻奇异的故事,皆以此为美谈。即便是娼优女子,也能大致讲述其中的内容。可惜的是,因为没有音律的配合,无法使其声乐广泛传播,乐器演奏也难以表现其美。好事者在饮酒作乐之际,想要听听其说,或许只会提及其末尾而忘却其本意,或是仅仅记住大意而不及结尾,这都是我们共同的遗憾。如今在闲日,细致阅读其文,略去繁杂的内容,分为十章。每章下附以词,或全摘其文,或仅取其意。此外,另作一曲,载于前面,先叙述前篇之义。调名为商调,曲名为《蝶恋花》。篇中句句言情,篇篇见意。歌伴奉劳,先定格调,后听其词。丽质仙娥出现在月宫,流落人间,难免情感的纷乱。宋玉的墙东流美盼,曾在乱花深处相见。密意浓欢方才有美好,但奈何虚名,轻易分散。最恨多才情太浅,往往不记离人怨。
注释
- 传奇者:指的是那些美丽而复杂的故事。
- 娼优女子:指的是妓女和歌妓,她们也能讲述这些故事。
- 音律:指的是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 浮名:指的是虚假的名声。
- 宋玉:指的是汉代的文学家宋玉,以其才情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令,宋代词人,擅长写作词,尤其在情感表达上有独特的见解。他的作品通常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善于描绘人间的情爱与美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之时,士人对于传奇故事和情感的探讨尤为热烈。赵令通过这首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爱情和人性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词作,赵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复杂性与流动性。词中提到的“丽质仙娥生月殿”,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个仙境般的意象,展现了美的不可捉摸。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通过对比与反衬,揭示了人间情感的复杂与无奈。尤其是在“密意浓欢方有便”一句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真情的渴望与对世俗纷扰的无奈。赵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广泛的社会现象结合,表达了对浮华名利的反思与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同时,词中提到的“最恨多才情太浅”,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体现了诗人对深层次情感的追求和对表面现象的厌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丽质仙娥生月殿: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宛如仙子般在月宫中诞生,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 谪向人间,未免凡情乱:仙子被贬到人间,自然难免受到世俗情感的影响,暗示爱情的复杂性。
- 宋玉墙东流美盼:提到宋玉,表达了对往昔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 乱花深处曾相见:在繁花似锦的地方,曾经邂逅过的美好回忆。
- 不奈浮名,旋遣轻分散:对虚名的无奈与对真情的轻易分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丽的女子比作仙娥,以突出其美丽与高贵。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赋予其生命,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爱情的追求与对浮华世俗的反思,展现了个体在复杂情感中的挣扎与无奈。诗人在描绘美好事物的同时,隐含了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真挚爱情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娥:象征纯洁与理想的美。
- 月殿:象征着高贵与神秘。
- 乱花:象征纷繁复杂的人生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蝶恋花》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赵令
C. 白居易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丽质仙娥”指代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仙女
C. 神话中的角色
D. 所有的以上 -
“浮名”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A. 虚假的名声
B. 美好的名声
C. 真实的名声
D. 不重要的名声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曹雪芹
诗词对比
《蝶恋花》 vs 《如梦令》
- 《蝶恋花》:更注重情感的深度,反映了对爱情与社会现象的思考。
- 《如梦令》:则更侧重于抒发个人的情感与体验,风格上更为轻快。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唐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