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汇豪社上巳雅集》
时间: 2025-04-27 18:18: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汇豪社上巳雅集
烟雨羊城,春欲暮群山腾绿。
红棉渐贲如地火,燎如天烛。
湖镜沉霞窥靓影,江潮早晚牵南国。
更重楼裹挟市声繁,云中矗。
汇豪社,兰亭筑。
思千古,图一轴。
任神驰梦入,茂林修竹。
三月流觞诗兴发,披襟散漫千珠玉。
待挥毫天地感斯文,擎新旭。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雨迷蒙的羊城,春天即将结束,群山变得绿意盎然。红棉花渐渐盛开,像地上的火焰,像空中的蜡烛。湖面如镜,沉静的霞光映照出美丽的身影,江潮在早晚之间牵引着南国的情思。更有高楼包围着繁忙的市声,矗立在云中。汇豪社犹如兰亭所筑。思念古代,绘制一幅画卷。让神思驰骋于梦中,深入茂密的林竹。三月流觞,诗兴大发,披衣散漫,宛如珠玉般的诗句。期待挥毫而书,天地共感这份文雅,迎接新的一轮旭日。
注释
- 羊城:指广州,因羊的传说而得名。
- 红棉:一种代表广州的花,象征着春天和生机。
- 湖镜沉霞:指湖面如镜,映照着晚霞。
- 汇豪社:一个文人聚会的地方,寓意文人雅集。
- 流觞:出自《饮酒》,指酒杯流转,象征诗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斯翰,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著称。其作品多关注生活、自然和人文,常常融入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的汇豪社雅集之时,诗人通过描绘羊城春天的景象,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追求,反映出文人聚会的雅趣与情怀。
诗歌鉴赏
《满江红 汇豪社上巳雅集》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文人气息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羊城,群山披绿,红棉盛开,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仿佛置身于这幅美丽的画卷中。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引入了文人聚会的意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追思与继承。汇豪社作为文人雅集的场所,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诗人在这里思考千古,展现出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通过“湖镜沉霞窥靓影”和“三月流觞诗兴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此外,诗人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交融,体现出一种深邃的思想境界和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雨羊城,春欲暮群山腾绿:描绘了羊城(广州)春天末期的景象,烟雨中的城市显得朦胧而美丽。
- 红棉渐贲如地火,燎如天烛:形象地描述红棉花的绚烂,仿佛是大地上的火焰和天空中的蜡烛,象征着生命的热情。
- 湖镜沉霞窥靓影:湖面如镜,映照着晚霞和美丽的身影,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江潮早晚牵南国:江潮的涌动牵引着南方的情感,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
- 更重楼裹挟市声繁,云中矗:高楼包围着繁忙的市声,矗立于云端,反映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 汇豪社,兰亭筑:汇豪社如同兰亭,象征着文人雅集的文化氛围。
- 思千古,图一轴:思考历史,描绘出一幅文化画卷,表达传承的愿望。
- 任神驰梦入,茂林修竹:让思绪进入梦境,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三月流觞诗兴发,披襟散漫千珠玉:三月的聚会激发了诗人的灵感,散文般的表达如同珠玉般璀璨。
- 待挥毫天地感斯文,擎新旭:期待用笔书写出天地的感悟,迎接新的曙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棉渐贲如地火”,用火焰比喻红棉的绚烂。
- 拟人:如“湖镜沉霞窥靓影”,赋予静物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思千古,图一轴”,工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传统文化的追思,以及对文人聚会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雨:象征朦胧和柔美,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 红棉:代表春天和生命,象征着希望与热情。
- 湖镜:象征宁静与映照,暗示内心的平和。
- 江潮:象征流动与变化,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羊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广州
- C. 上海
- D. 深圳
-
诗中提到的“红棉”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生机与希望
- C. 悲伤
- D. 旅行
-
“三月流觞”出自哪部古籍?
- A. 《论语》
- B. 《饮酒》
- C. 《离骚》
- D. 《楚辞》
答案
- B. 广州
- B. 生机与希望
- B. 《饮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绘春天与人间的情感,表达对故国的忧虑。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展示豪情与豪放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饮酒》(陶渊明):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刘斯翰的作品更注重城市与文化的交融,而陶渊明则更偏向于田园生活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刘斯翰的诗歌作品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