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幼遐君贶兄弟同游白家竹潭》
时间: 2025-01-10 23:19: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幼遐君贶兄弟同游白家竹潭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清赏非素期,偶游方自得。
前登绝岭险,下视深潭黑。
密竹已成暮,归云殊未极。
春鸟依谷暄,紫兰含幽色。
已将芳景遇,复款平生忆。
终念一欢别,临风还默默。
白话文翻译
这次游玩并不是我平时就期待的,偶然之间我在这里享受到了乐趣。
我走上绝险的山岭,俯瞰下面深邃的潭水。
浓密的竹林已经笼罩在傍晚的暮色中,归来的云彩却没有完全散尽。
春天的鸟儿依偎在温暖的山谷中,紫色的兰花散发着幽静的色彩。
我已经遇见了这美好的景色,又想起了平生的种种回忆。
最终想到我们这次的欢聚将要结束,临风时我只能默默无言。
注释
- 清赏:清幽的享受。
- 素期:平常的约定。
- 绝岭:高耸的山岭。
- 深潭:深邃的潭水。
- 密竹:茂密的竹林。
- 归云:归来的云彩。
- 春鸟:春天的鸟儿。
- 紫兰:紫色的兰花。
- 芳景:美好的风景。
- 款平生忆:细细回想平生的记忆。
- 欢别:愉快的别离。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春鸟”和“紫兰”均为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出生于浔阳(今江西九江),以五言诗著称,作品清新淡雅,常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其诗风格受到王维的影响,擅长于抒情和写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韦应物与友人同游竹潭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与朋友相聚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与幼遐君贶兄弟同游白家竹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诗人以“清赏非素期”开篇,说明这次游玩并非事先的约定,而是偶然的缘分,突显了生活中偶遇美好的惊喜。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前登绝岭险,下视深潭黑”展现了高山与深潭的对比,增强了景物的层次感,仿佛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紧张与震撼。
细腻的意象如“密竹已成暮,归云殊未极”流露出时光流逝的感慨,竹林在暮色中愈显幽静,归来的云彩尚未消散,仿佛在提醒诗人珍惜眼前的美好。接着“春鸟依谷暄,紫兰含幽色”描绘了春天的生机,鸟儿的欢鸣与兰花的清幽交织出一幅温暖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最后两句“已将芳景遇,复款平生忆”则透出淡淡的忧伤,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禁回忆起往昔的点滴,体现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感慨。“终念一欢别,临风还默默”更是将离别的情绪推向高潮,表达了面对别离时的无奈与沉默。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唐代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赏非素期:这次的清幽享受并不是我早已期待的约定。
- 偶游方自得:偶然的游玩让我感到快乐。
- 前登绝岭险:我走上了高耸而险峻的山岭。
- 下视深潭黑:俯视下面深邃而黑暗的潭水。
- 密竹已成暮:浓密的竹林已经笼罩在傍晚的暮色中。
- 归云殊未极:归来的云彩却尚未散去。
- 春鸟依谷暄:春天的鸟儿依偎在温暖的山谷中。
- 紫兰含幽色:紫色的兰花散发着幽静的色彩。
- 已将芳景遇:我已经遇见了这美好的景色。
- 复款平生忆:又细细回想起平生的种种记忆。
- 终念一欢别:最终想到我们这次的欢聚将要结束。
- 临风还默默:临风时我只能默默无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心境联系,表达情感。
- 拟人:春鸟、紫兰等意象被赋予生命,增强了情感表达。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朋友相聚的愉悦和对离别的惆怅。诗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折射出人们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赏:象征着纯净与宁静的享受,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绝岭、深潭:高山与深潭的意象对比,体现出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 密竹:象征幽静与深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春鸟、紫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赏非素期”是什么意思?
- A. 期待已久的约定
- B. 偶然的享受
- C. 清幽的景色
-
“归云殊未极”中的“归云”指的是什么?
- A. 回来的云彩
- B. 归家的情怀
- C. 云彩的颜色
-
诗中的“紫兰”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希望
- B. 离别的惆怅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韦应物 vs 王维:韦应物的描写细腻,着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孤独与内心的思考,两者都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但主题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