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运气吞霞》
时间: 2025-01-11 01:40: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运气吞霞,乘风饮露,须列五云为则。
南山赤凤,北海乌龟,坚志用心求得。
铅汞相迎,造化炉中,烹就一丸端的。
这阴阳神用虚无,长养浩然消息。
玄关悟到此方知,盲聋耳目,得遇至人开剔。
用符妙道,默运玄机,琼液转流增益。
云水清闲,太虚空寂,寥廓本无踪迹。
这金丹一诀,平生疑难,涣然冰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运用内气吞吐彩霞,乘风饮露的境界,须得像五云一样整齐。南山的赤凤和北海的乌龟象征着坚韧的志向和专注的追求。铅与汞的相遇在造化的炉中,烹制出一颗完美的丹药。阴阳的神秘在于虚无,滋养着浩然的气息。只有在悟到这道理时,才能明白盲目无知的耳目,遇到真正的高人指点迷津。通过符号和道理的运用,默默运转着玄机,琼液在流转中不断增益。云水之间清闲无比,太虚之间空寂无踪,广阔的天地间本无形迹。这金丹的秘诀,解决了我一生的疑难问题,顿时冰释开来。
注释:
- 运气:指内练气息,调和气息。
- 吞霞:形容吞吐彩云霞光,意在表达修炼得道的境界。
- 五云:古代道教用语,象征一种理想的状态。
- 赤凤与乌龟:南山的赤凤象征着吉祥和灵性,北海的乌龟则象征着长寿和智慧。
- 铅汞:炼丹术中的两种重要材料,用以隐喻内修的过程。
- 阴阳:道教哲学中重要的概念,指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
- 金丹:指道教炼丹的最终目的,象征着长生久视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尊师,元代诗人,以道教思想为基础,擅长描绘修道和炼丹的主题,作品多表现出追求长生和内心宁静的境界。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冯尊师的这首《苏武慢·运气吞霞》正是反映了这种对道教修炼的向往和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道教修炼为主题,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长生的追求。诗的开头“运气吞霞,乘风饮露”,形象地描绘了修道者的超然境界,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令人向往。接着,诗中提到“南山赤凤,北海乌龟”,通过这两个象征,表达了修道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后面的部分,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炼丹的过程与内修的奥秘,“铅汞相迎,造化炉中”,将炼丹比作内心的修炼,强调了内外相应的关系。整首诗既有道教的哲学思考,又有炼丹的实践过程,体现了诗人在探索生命真谛过程中的感悟。
最后一句“这金丹一诀,平生疑难,涣然冰释”,表达了通过修炼与领悟,最终解开了生命中的诸多疑惑,达到了一种心灵的解脱与升华。这种从内心深处涌现出的宁静与智慧,正是道教文化的精髓所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运气吞霞:描绘了内气的运转,像吞吐晨霞一样自然。
- 乘风饮露:强调修道者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清新而恬淡。
- 须列五云为则:五云整齐的状态象征着理想的修炼境界。
- 南山赤凤,北海乌龟:分别象征灵性和智慧,体现了修道者的追求。
- 坚志用心求得:强调意志与心性的修炼,努力追求理想。
- 铅汞相迎,造化炉中:隐喻内修与炼丹,说明内心的转化与升华。
- 这阴阳神用虚无:说明道教的哲理,虚无之中孕育着能量。
- 长养浩然消息:表达浩然正气的滋养与生长。
- 玄关悟到此方知:只有在理解了道理后,才能真正领悟。
- 盲聋耳目,得遇至人开剔:强调遇到高人指点的重要性。
- 用符妙道,默运玄机:通过道理的运用,内心的运转。
- 琼液转流增益:指修炼过程中,内在的能量不断增长。
- 云水清闲,太虚空寂:描绘一种清净和空灵的境界。
- 寥廓本无踪迹:提醒人们追求的本质是无形的。
- 这金丹一诀,平生疑难,涣然冰释:表达最终的领悟和释然,解决一生的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道教修炼的境界,如“吞霞”、“饮露”。
- 对仗:如“南山赤凤,北海乌龟”,形成和谐的对比。
- 象征:运用赤凤、乌龟、铅汞等象征,表达深刻的道理。
- 排比:句式的重复增强了节奏感和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道教修炼的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长生的追求,强调了内外修炼的和谐与统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运气:象征内在的气息运转,代表修道的过程。
- 霞:象征美丽的境界,代表理想的追求。
- 赤凤与乌龟:分别象征灵性与智慧,体现修道者的追求。
- 铅汞:象征炼丹过程中的内在变化。
- 金丹:象征最终修炼的目标与成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南山赤凤象征什么? A. 长寿
B. 灵性
C. 努力 -
填空题:诗的主题围绕___的修炼与追求。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铅汞相迎”指的是两种元素的相遇。(对/错)
答案:
- B
- 道教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冯尊师的《苏武慢·运气吞霞》与王维的《终南山》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冯尊师更侧重于道教的修炼与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强调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感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哲学思考与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