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老受秋租辄成长句》
时间: 2025-01-23 15:38: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吉老受秋租辄成长句
黄庭坚 〔宋代〕
黄花事了绿丛霜,
蟋蟀催寒夜夜床。
爱日捃收如盗至,
失时鞭扑奈民疮。
田夫田妇肩頳担,
江北江南稼涤场。
少忍飞糖眯君眼,
要令私廪上公仓。
白话文翻译:
秋天到了,黄花凋零,绿丛间已结了霜;
蟋蟀在夜里催促寒意,让人难以入眠。
我爱这天日,像小偷一样悄悄收割,
可失去时机的鞭子却打在了百姓的伤口上。
田间的农夫和农妇肩挑着担子,
江北江南的稻谷正在晾晒场上。
要忍耐那飞来的糖果,别让人眯起眼睛,
要让私人的粮仓填满公共的仓库。
注释:
- 黄花:指秋天的菊花,象征时光的流逝。
- 蟋蟀:秋天常见的虫子,鸣叫声催促寒意。
- 爱日:热爱阳光,象征希望。
- 捃收:悄悄地收集,带有一种隐秘的意味。
- 鞭扑:失去时机后,像鞭子一样打在了人们的痛苦上。
- 田夫田妇:指农民,象征辛勤劳动者。
- 飞糖:比喻诱惑,可能指某种利益或享乐。
- 私廪上公仓:强调要让个人利益服务于公共利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擅长于诗词的创作,尤其以豪放和清新著称。他是“江西诗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吉老受秋租辄成长句》创作于秋天,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动与社会关注,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的经济状况。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农民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并通过自然意象引发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农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农民的辛劳。开篇的“黄花事了绿丛霜”以自然的变化引入,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交替;而“蟋蟀催寒夜夜床”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秋夜的寒冷与孤寂。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隐含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
在中间部分,诗人以“爱日捃收如盗至”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但随之而来的“失时鞭扑奈民疮”则反映出社会的不公,批判了那些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百姓疾苦的现象。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农民的辛劳与社会责任,呼唤大家关注公共利益,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与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示了黄庭坚作为诗人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花事了绿丛霜:黄花凋谢,绿丛间已结霜,表现秋天的来临。
- 蟋蟀催寒夜夜床:蟋蟀的鸣叫使得夜晚更加寒冷,营造出宁静而又寒冷的气氛。
- 爱日捃收如盗至:热爱阳光,像小偷一样悄悄地收获,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渴望。
- 失时鞭扑奈民疮:失去时机的惩罚打在了百姓的痛苦上,批判了社会的不公。
- 田夫田妇肩頳担:农民辛勤劳作,肩上挑着担子,体现出他们的艰辛。
- 江北江南稼涤场:描绘了南北农田的繁忙场景,强调了农民的辛勤。
- 少忍飞糖眯君眼:警惕诱惑,别让人因利益而迷失方向。
- 要令私廪上公仓:强调个人利益应服务于公共利益,体现社会责任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田夫田妇”,“江北江南”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收割比作盗窃,深刻表达出社会的不公。
- 拟人:蟋蟀催寒,赋予了虫子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关注社会底层农民的生活,批判社会不公,强调公共利益与社会责任。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深刻反映了社会现象,表现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秋天与生命的逝去。
- 蟋蟀:代表秋季的到来与孤独感。
- 田夫田妇:象征辛勤劳动的农民,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尊重。
- 飞糖:比喻诱惑与个人利益,警示人们勿被利益所迷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花”代表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蟋蟀催寒”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 D. 无聊
-
诗中提到的“田夫田妇”主要指什么样的人?
- A. 商人
- B. 农民
- C. 学者
- D. 官员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诗作,反映秋天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 《山行》:王维的作品,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以思乡为主题,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黄庭坚的社会关怀形成对比。
- 《秋夕》:杜甫的诗描写秋天的苍凉与思虑,主题虽不同,但同样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哲思。
参考资料:
- 诗词选集《宋代诗词精华》
- 《黄庭坚诗词研究》相关论文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