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事先教蟋蟀催,暮云楼阙殷轻雷。五更庭叶惊残梦,知有清秋犯雨来。
白话文翻译: 岁月的脚步由蟋蟀的鸣叫来催促,傍晚时分,云层在楼阙间回荡着轻柔的雷声。五更时分,庭院中的树叶惊醒了残存的梦境,预示着清秋时节将有雨水来临。
注释:
- 岁先:岁月的开始。
- 蟋蟀催:蟋蟀的鸣叫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 暮云:傍晚的云。
- 楼阙:楼台。
- 殷轻雷:轻微的雷声。
- 五更:古代计时法,指凌晨三点到五点。
- 庭叶:庭院中的树叶。
- 惊残梦:惊醒了不完整的梦。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犯雨:遭遇雨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宋代诗人,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蟋蟀的鸣叫、轻雷的回荡、庭叶的惊梦等细节,传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到来,通过蟋蟀的鸣叫、轻雷的回荡、庭叶的惊梦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体验。诗中的“岁事先教蟋蟀催”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蟋蟀的鸣叫赋予了催促岁月前行的意义,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暮云楼阙殷轻雷”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为后文的“五更庭叶惊残梦”铺垫了情感基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诗词解析:
- 首句“岁事先教蟋蟀催”,通过蟋蟀的鸣叫象征季节的更替,暗示岁月的流逝。
- 次句“暮云楼阙殷轻雷”,描绘傍晚时分云层间的轻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 第三句“五更庭叶惊残梦”,通过庭叶惊梦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雨的预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末句“知有清秋犯雨来”,直接点明秋天将带来雨水,与前文的意象相呼应,完成了对秋天景象的描绘。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岁事先教蟋蟀催”,将蟋蟀的鸣叫赋予了催促岁月前行的意义。
- 意象叠加:通过蟋蟀、轻雷、庭叶等意象的叠加,营造出丰富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体验和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意象分析:
- 蟋蟀:象征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流逝。
- 轻雷:营造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 庭叶:象征自然界的变化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岁事先教蟋蟀催”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的“暮云楼阙殷轻雷”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清晨的雷声 B. 傍晚的云和轻雷 C. 夜晚的闪电 D. 白天的风雨
- 诗中的“五更庭叶惊残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郁 C. 惊讶 D. 平静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耒的其他诗作,如《秋夕》、《秋思》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体验。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秋兴八首》进行对比,两者都以秋天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张耒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张耒诗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