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雨》

时间: 2025-01-11 23:03:02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白话文翻译

在漫长的雨夜里,长安的街道显得格外孤寂,微弱的灯光下,独自一人的我感到无尽的愁苦。遥远的故乡在云水之间,归家的梦却似乎不适合这个秋天。

注释

  • 滞雨:雨势持续不去,形容雨下得很久。
  • 长安:唐代的都城,象征繁华与孤独。
  • 残灯:微弱的灯光,暗示孤独和凄凉的氛围。
  • 独客愁:形容一个人独处时的忧愁。
  • 故乡:作者心中的归属之地。
  • 云水地:形容故乡的自然风光,带有诗意。
  • 归梦不宜秋:归乡的梦境在秋天的氛围下显得更加不切实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爱情、离愁和人生哲理,风格典雅而富于变化。

创作背景:这首《滞雨》可能写于李商隐在长安的某个秋夜,正值雨季。他在孤独的环境中,思念故乡,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与对离别的忧伤。

诗歌鉴赏

《滞雨》以一种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长安的孤独心境,开篇的“滞雨长安夜”便营造出一种沉闷而又忧伤的氛围,长安作为盛唐的代表,拥有繁华与热闹,但在雨夜中却显得格外冷清,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感。接下来的“残灯独客愁”更是直接表达了孤独的主题,微弱的灯光象征着希望的渺小,透露出一种无助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故乡的思念。“故乡云水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故乡画面,云水环绕,柔美而安静,形成与长安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而“归梦不宜秋”则带有一种无奈与感伤,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却也是离别的象征,归乡的梦在这个时节显得不再适宜,表达了诗人对归属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精致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商隐对孤独、思乡和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使得这首诗在短暂的字数中蕴含了丰富的情绪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滞雨长安夜:长安的夜晚,雨水滞留,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暗示了诗人的心情。
  • 残灯独客愁:残留的灯光照亮了孤独的身影,反映了诗人的孤寂与愁苦。
  • 故乡云水地:对故乡美丽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
  • 归梦不宜秋:归乡的梦在秋天显得不太现实,传达出对归属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安的雨夜比作一种孤独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滞雨”与“残灯”,形成了音韵上的和谐。
  • 意象:雨、灯、故乡、秋天等意象交织,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诗人通过对雨夜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归属感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滞雨:象征时间的停滞与情感的沉闷。
  • 长安:代表繁华与孤独的对立。
  • 残灯:传达孤独、失落的情感。
  • 故乡:象征归属与温暖。
  • 云水:自然的美好与诗意。
  • :象征收获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滞雨”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雨水未停
    B. 雨水太多
    C. 雨水已停
    D. 雨水下得不均

  2. 诗人对故乡的描写是通过什么意象体现的?
    A. 灯光
    B. 云水
    C. 秋天
    D. 长安

  3. “残灯独客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快乐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兄弟情谊。
  • 《琵琶行》:描写了音乐带来的共鸣与感伤,情感更加细腻。
  • 《送元二使安西》:表现了离别的哀伤,情感直接而深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商隐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