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时间: 2025-01-11 01:14:25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一天,喝着黄花酒,登高的活动是我以前听说的。
寒霜的威力驱赶着亚相(指某种官职),杀气在中军旁边潜伏。
横笛的声音惊动了归雁,柔美的歌声飘落在边塞的云端。
边境一带幸好没有什么事,我醉酒舞蹈,祝愿我的君主。

注释: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黄花酒:用黄花酿制的酒,象征重阳节的传统饮品。
  • 登高: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寓意祈福和避邪。
  • 霜威:指寒霜的威力。
  • 亚相:古代官职,意为副相。
  • 杀气:指战争的气氛或威胁。
  • 横笛:一种乐器。
  • 娇歌:柔美的歌曲。
  • 塞云:边塞的云,指边疆地区的天空。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古代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长寿与吉祥。
  • 登高:此举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祈福活动,常与重阳节相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中常表现出对边疆生活、战争和民族情感的关注。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重阳节,诗人以登高喝酒的方式,表达对国家安宁和君主的祝愿,同时融合了个人的节日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塞秋景。作者通过“九日黄花酒”的描写,引领读者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在“登高会昔闻”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认可,也蕴含着对历史的回忆与敬仰。接着,诗句“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通过对寒霜与战斗气氛的描绘,展示了边疆地区的紧张局势,体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则转向了更为柔和的情感,音乐和歌声在宁静的边塞上空回荡,显得格外动人。最后一句“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期盼国家安定,君主富有。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感丰富,既有对传统节日的赞美,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岑参作为边塞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九日黄花酒:重阳节当天,饮用黄花酒。
    2. 登高会昔闻:登高的活动是我曾经听说过的。
    3. 霜威逐亚相:寒霜的威力驱赶着副相(或指敌人)。
    4. 杀气傍中军:战争的气氛在中军旁边徘徊。
    5. 横笛惊征雁:横笛声响惊动了归雁。
    6. 娇歌落塞云:柔美的歌声飘落在边塞的云端。
    7. 边头幸无事:边境一带幸好没有战争。
    8. 醉舞荷吾君:我醉酒舞蹈,祝愿我的君主。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花酒”象征重阳节的传统。
    • 拟人:横笛声似乎能惊动归雁,表现出音乐的魅力。
    • 对仗:如“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整齐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节日的欢庆,表达对国家安宁、君主安康的美好祝愿,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

意象分析:

  • 黄花:象征长寿与美好。
  • 登高:寄托希望与祈福。
  • 霜威:代表严酷的现实。
  • 横笛、娇歌:象征幸福、和谐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是在哪个农历月份? A. 七月
    B. 八月
    C. 九月
    D. 十月

  2. “霜威逐亚相”中的“亚相”指的是什么? A. 将军
    B. 副相
    C. 大臣
    D. 统帅

  3. 诗人最后的愿望是什么? A. 祝福自己
    B. 祝福国家安宁
    C. 祝福家人
    D. 祝福朋友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岑参与王之涣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边塞生活的关注,但岑参更多地融入了对节日的思考与对国家的忧虑,而王之涣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岑参诗集》